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软国力面前,我们能打几分?

(2008-02-10 13:16:29)
标签:

雪灾

反思

杂谈

软国力面前,我们能打几分?
 
 昨晚在央视新闻频道看到了一个有关雪灾的综合性专题,说到贵阳的绿丝带,一个原本由媒体发出的,针对有车一族提供爱心救助的行动,最后演变成普通市民的自发参与,不论有没有车,都愿意在大雪中为需要帮助的人伸一把手,出一份力,满城尽是绿丝带,毫不为过! 某位领导在采访中说道:“普通老百姓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互救助精神,实际上是一种软国力的表现。”
  看罢,心中不禁感慨--同样经受了雪灾的考验,软国力,芜湖能打几分?
  面对大雪,各单位、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作出应急反应,那是另外一回事,普通老百姓朴素的互助精神有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与传扬?我认为,没有。
  大雪的几天时间里,出行基本靠走,在我的眼中,在我的相机镜头里,很多人都曾为素不相识的,陷入困境中的人们提供过帮助,最为典型的就是推车,这其实就是我们芜湖市民素质的体现,是一种朴素的本色的自发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很多,但是它们是相对孤立的,没有形成一种激励普通市民自觉行动起来战胜雪灾的气势。
软国力面前,我们能打几分?
 
  这当中,我们媒体是最应当作出检讨的。因为朴素的感情,需要媒体的恰当引导,才能得以最大的激发与传扬,才能拧成绳索,形成风气。
  是的,那些日子大家都很辛苦,也很尽责。但是在报道的方向上,为什么不能稍微作出一点点调整,少一点程式化,多一点倡导与倡议?
  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多地宣传那些在雪中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
  我们为什么不能号召市民向他们学习?
  我们为什么不能发起绿丝带?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大家心中最朴素的互助意识加以传递?
  面对人性的升华,我们为什么不能敢于颂值得传颂的?
  雪灾面前,我们能打几分?软国力面前,我们能打几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