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524收盘综述:上行补缺市况明显强于预期,反弹超买

(2010-05-24 15:48:31)
标签:

股票

分类: 收盘评述

100524收盘综述:上行补缺市况明显强于预期,反弹超买全面翻多仍待观察

 

周一早市开盘两市均能高开显强,个股大面积飘红使得市场人气得明显趋暖,显然再次强反回复普涨格局已令空方意识到市场做多抵抗正在不断凝聚,盘初绿盘个股跌幅普遍都在可控范围内并无过分抛压产生,尤其新疆甚至至西藏板块受到持续追捧抢眼表现更是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北新路桥、西藏发展等个股快速封板显示了极强的做多欲望。尽管金融板块在盘初上拉不久即呈横向整理状,涨幅居于各板块之末似乎并不肯出力做多,但地产板块延续超跌反弹迅速将涨幅扩大到4%以上却仍将指数大幅推高,而在深成指盘初连续拉高回补两个下跳缺口的带动下,沪指等主要指数亦接连拔高对上周缺口展开攻击,一轮猛攻过后绿盘个股竟然只余不到十家说明市场抑制已久的做多动能正处喷发状态。

 

个股大面积普涨使得做多热情持续升温,电器、旅游、环保等多个板块涨幅超过4%令盘面氛围愈发向好,交投同比放大近乎翻番寓示抄底资金加速返场做多,而若从分时走势看,自上周五低点上行各指数更都出现小级别第5延伸的亢奋走势。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大级别下行趋势已经彻底完结,就沪指而言,并不排除此处上行只是针对缺口的一次报复性反拉动作,因此,在这个小级别第5延伸上行将于午盘前后走完的情况下,至少短多盘已是不宜追涨入场。期指走势更是十分强劲,充分发挥其引领现货指数走势的功能,除已正式成为主力合约的六月合约保持连贯升势不断扩大涨幅一度达5%外,七月合约的升幅更是接近6%,而这也多少寓示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涨跌看法正明显趋暖。至尾盘,大幅上冲所积累的短线获利抛压虽已逐渐显现,格力地产等返身回跌亦对追涨情绪构成一定打击,但早盘上行速率过于迅猛,30家上下的涨停个股仍使盘面做多氛围得以延续,获利回吐暂时还未引发过分杀跌行为。

 

午后开盘,股指窄幅盘整不能拓展续升空间已有回档迹象,交投量能较早盘大幅萎缩表明当前市场追涨动力并不持续,即便期指合约仍以积极向多态势示好多头,股指也不能再像早盘那般亢奋上冲刷新高点,而于相对高位横盘不前不免让人有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担心。物联网等题材概念品种午后仍有放量拉高动作,虽与整体态势相比较,普涨过后做多一方目前更多只是借此类人气热点维持市场交投氛围,但由于在大环境紧缩的预期下,期待未来市场出现二八转换并不够现实,因此,我们预期那些具有足够成长性的中小盘个股才会是市场做多动力的来源,投资者有必要把握新老观念冲突带来的结构性调整重新理顺思路并确定今后较长时间内的投资标的。总体看,午市受期指坚持向好的示范提振,做多一方对获利回吐盘的承接得到较好保证,且金融、地产等主要权重板块多呈横盘托举状也令指数重心得以稳定,除新疆等那些在近期起领涨作用的品种因抛压渐增略有回软外,外贸、纺织、化工等众多板块均有将涨幅补涨扩大的意思,涨停个股数量不断攀升使得可操作性大幅增强已对场外资金构成吸引。

 

今日至终盘时上证指数报收2673.42点,上涨89.9点,成交金额1244.04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51.39亿;深成指报收10620.13点,上涨411.06点,成交金额977.18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98.06亿。观全日市场呈冲高盘整状。沪指惯性上行攻击下跳缺口虽属预料之中,但不得不承认市场表现已是大大强于保守预期,众多个股板块借助报复性反拉大幅回升使得盘面热度急速升温,而交投量能大幅增强说明场外抄底资金返场态度积极,数十家个股涨停更不断放大赚钱效应逼迫空头翻多。从分时走势看,起自上周五低点的五波段上行出现次级别第5上行延伸的走势,且在整个上行走完后也没有出现悲观下推走势,这令悲观的c级反拉预期面临极大尴尬,而以维持强势拒绝回挫的期指合约表现推论,午后强势盘整力图消除短线多空分歧也已具有中续的平台整理意味,故此时并不排除目前沪指是对415日下行以来做535报复反拉甚至是新生推动的乐观可能,而如此,则回抽0.3822750点附近将是必然。不过,上周五低点上行分时并不明晰,目前尚无更多证据表明大级别下行趋势已经完结,我认为目前还是先将此番上冲视为某次级反弹结构为好,密切留意沪指回补上方缺口之后权重指标股有否稳定表现,如是,则预期在平台c段下行结束后至少仍有一级同级上拉动作要完成,短期内投资者还可以反弹思路为指导把握个股机会做短。

 

100524收盘综述:上行补缺市况明显强于预期,反弹超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