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2009-06-05 18:55:38)
标签:

江本胜

水能听能看

杂谈

分类: 杂感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看到“爱、感谢”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看到“谢谢”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看到“浑蛋”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看到“你好蠢”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看到“气死我了,宰了你!”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最初在好朋友P君家看到这组照片时我第一个判断是又一个“伪科学”!这组照片说的是一名叫江本胜的日本教授经过上万次的试验,最终证实我们司空见惯的水,它具有能听、能看、能感应到人类及周遭环境的信息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这是多荒谬的国际玩笑啊?!然而,我经过多渠道的求证后得到的答案是——这是真的!

 

    江本胜,是日本的一名医学博士,他自1994年起开始在冷室中以高速摄影的方式来拍摄和观察水的结晶。结果他惊人的发现水具有复制、记忆、感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他把同样的水,分别放在若干有盖的玻璃瓶中然后分别在不同的瓶中贴上诸如“谢谢”“浑蛋”“爱”“我宰了你”等不同情感的文字标签,字面朝里贴在瓶壁上。然后把它们放进冷冻库冻上3个小时,这样玻璃瓶上会形成直径大约为1厘米的冰块。将光线投射到凸起的冰块上,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不同标签的水的结晶。实验的结果就是上面我们看到的差点被我“判定”为伪科学的那一组照片。下面是几张更有趣的结晶图片: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标签:“让我们一起做吧!” 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标签:“你必须给我做!”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标签:“天使”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标签:“恶魔”标签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让小学生不断的对着水说:“你好可爱啊!”之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善待自己,善待万物

 让小学生不断的对着水说:“你混帐东西!”之后水所呈现的结晶

 

    1999年江本胜把他的研究成果汇编成摄影集,但当时没有一家大的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荒谬”的书。无奈之下江本胜自费出版,不过由于没有出版社的行销渠道书也就无法在书店的书架上与读者见面了。这样该书只能首先在朋友圈里流传,没想到的是在不知不觉间这本书竟然传到了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英国、美国,乃至瑞士等地。随着实验成果的公开,慢慢的世界各国的大学等研究机构也纷纷加入了水结晶的研究行列,这样江本胜的研究成果才一次又一次的被验证和推广。

 

    好了,让我们放下偏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水,真的具有复制、记忆、感受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当你给他正面信息时他会表现为美好的形态,相反如果是负面的信息他则化身为狰狞的面目。

 

    想想,我们人体里70%的物质是什么?

 

    是水!没错,而水是能感知我们给他的信息并随之变化其本质的。如果我们一脑子的负面情绪,那我们人体70%的东西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呢?你在上面那组图片中已经看到了!所谓“相由心生”也许正是脸上的水接受到主人的思想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晶”吧。还有诸多的病痛、抑郁情绪恐怕都和这个原因有关。我们都在追求美丽和健康,看看第一张水的结晶图,多美!它的标签是“爱和感恩”!

 

    从今天开始我要把这张完美的结晶图留在我人生的航道里!感谢P君,他给了我机缘使我能接触到这一组动人的图片。细细读完江本胜的著作,我似乎能触碰到人生、万物、甚至于宇宙的本源。原来,果真如佛陀说的那样,万物皆有生命众生均具情感!至此,我想我是再也不会漠视任何一种物质的感受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还有!善待他物!

 

    当然对于江本胜其人及其水结晶的试验是否具科学性,世界各地也有不同的反对声音,以下是主要的反对意见:

 

    西方学术界也抨击江本是宣传伪科学。江本的学位也被西方科学界所质疑。

    2003年詹姆士· 赖迪教育基金会(James Randi Educational Foundation, JREF)的创办人赖迪公开提出如果江本胜能够在双盲实验中重现其宣称的实验结果,就给他100万美金。江本胜本人从未回应。

 

    2005年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威廉·提历(William A. Tiller)指出江本胜没有对影响水结晶的三大关键因素进行控制,其实验结果没有证据支持。而英国科学的社会运用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ce in Society)Mae-Wan Ho博士认为江本没有能为科学界提供信服的实验步骤。

 

    同时2005年12月美国弗蒙特卡叔顿学院自然科学系健康科学学士克里斯托弗·扎其菲尔德(Kristopher Setchfield)江本的实验描述进行评论分析表明,江本的实验过程是不科学的,至少照相的实验者和说话的一方不应是同一人,而必须是互不知对方实验结果的两者的答案能相互印证。另外水结晶的形状形成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特别是温度和湿度。江本实验的样品分别在零下25°结冰且零下5°形成水结晶,科学理论预期形成的水晶柱是多于水晶板的,但是江本的照片中没有一个水晶柱,这是非常令人怀疑的,同时也有可能是江本把不支持他主张的样本去除掉了。另外江本也确实没有公示他拍的所有样本的照片,没有人知道他是否隐藏了不支持他主张的样本。江本的著作中也曾提到一次100个样本的实验,最后却只公布了一张照片。江本除了照片小品外从未发表过科学报告及论文。江本完全没有在科学界建立过信誉,而是靠他的主张进行商品销售。江本的理论是伪科学,同时江本的理论也将持续被科学界视而不见,也不会有第二个人做出他的结果。

 

    另一方面,2006年4月美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登载罗伯特·马修(Robert Matthews)长篇大论,文中认为江本实验设计存在人为操作错误。2006年同为对微观美感有所科学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医学博士和美国南卡罗林那大学前助理教授伽力·格林伯格(Gary Greenberg)撰文写到:“本人身为科学家和艺术家……并获得17项三维显微镜学专利……在被告知及江本的显微镜水结晶的研究后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并未在重要的学术杂志中发现有关于他任何科学实验的学术文章。进一步我发现授予江本胜博士学位的印度开放国际大学的硕士学位售价500美元,博士学位售价350美元。而且不需要任何课程和考试……我很想问一下江本为何不在要求同行查看的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他的科学实验呢?……我只相信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真正理解大自然和我们所在的伟大宇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月二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