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三岁之前,我整日狼狈不堪地周旋在单位家和医院菜市场与药店之间,听着我们科室主任经常性地向总经理抱怨,"那俩孩子的妈总请假,谁能管得了?有她做榜样,我还怎么去管别人?"我置若罔闻地除了呵呵傻笑就再无他话,那时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但是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承受着这样的不同,然后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习惯.
早上我经常饿着肚子跑到单位,听着同事抱怨说本想睡个早觉却被婆婆叫起吃早饭,中午午休我去药店给孩子买药,同事回家吃上了现成饭然后睡了一小觉才回来,晚上我下班就冲进菜市场,要抢在保姆下班之前把晚饭做好,同事却张罗出去玩,还说就是出去玩一个通宵都没问题,因为孩子在家里有奶奶照看着根本不用管.每逢节假日我和老公就被孩子们套牢哪都去不了,打着哈欠上班后听着同事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把孩子往家里一扔就出门旅行的惬意.
那个时候我只要有时间就偷偷地羡慕着别人,与老人同住一起是多么方便呀,最起码是借个光,浓浓亲情包围着家的感觉,不用象雇人,要按小时付费少一个子儿都不行!多次邀请远在农村的婆婆过来帮着照应一下家事,婆婆都以身体不好看不了孩子,住在楼房里不适应,就是不用干活也监督不了保姆为由,最终作罢.与老人同住的梦想破灭后,我的生活就全部变成与频繁更换的保姆论小时付钱的日子,明天你要早走去开会?让保姆提前一个小时过来?可以,请付费!后天你加班晚归两个小时?影响保姆正常下班?可以,请付费!大后天你的孩子生病住院要抱着打吊瓶?这可不是正常看护孩子的范畴,不用加钱也行,但是凭赏!
此外我要面对无数次主任皮笑肉不笑地宣布:这次去九寨沟开会你就不要去了,谁让你的孩子小总也脱离不开呢!你可跟别人比不起,虽然人家的孩子与你的一般大,但是人家里有老人顶着可不是你家那说不准的保姆,人家工作上什么事情都耽误不了,让你去我可不放心,只不定什么时候就得请假呢!那一刻我总觉得自己无论呆在哪个科室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累赘,于是多余的话不讲,只是埋头干活.
我苦熬到孩子三岁以后,终于拨开迷雾见了青天,宛如翻身农奴得解放了,指挥孩子们去涮碗,自己抽空看会儿韩剧,可以带孩子出门旅游走多远都行,按着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夫妻观点保持高度一致,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是克服苦难之后的必然,却成了别人高度羡慕的神仙日子.
同事开始向我抱怨了,抱怨孩子大了需要培养教育的时候,生活在孩子身边的老人开始乱掺合了.你要是说感冒给孩子吃这个药,老人说我给他吃了,而且是双份的量,多吃点不是好的快吗!你要是说不写完作业就不允许睡觉,老人马上站出来说:别把孩子给累坏了,孩子不愿意写就不写呗!你要是不让孩子吃糖,老人转身就给他往嘴里塞一颗,还要解释道:咱就再吃最后一颗!你要是批评了做错事情的孩子,孩子准会机智的跑到老人怀里一顿哭嚎,于是在老人的庇护下,再大的错误也得被特赦!
同事一提起这些事情就气得七窍生烟,与老人格格不入地教育方式总是让小摩擦上升为不可避免的冲突,可是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可调和,总不能让辛辛苦苦照顾孩子好几年的老人在孩子长大时就搬出去吧?看着她痛苦万状的羡慕着我,我知道她所罗列的这些苦恼是我所不曾遇到的,想到这我开始知足了.我想每个人的一生无非都是一杯苦酒和一杯甜酒,只是大家喝的顺序不同罢了.
"你说要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有老人帮着带带,让自己生活轻松些,等孩子满三岁以后夫妻俩带着孩子单独居住,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在孩子教育方面是不是就避免了很多麻烦?"同事开始妄想了.
"你想得的确很美好,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实现得了?我想生完孩子就让婆婆搬过来同住到永远,但是没有实现,你想在孩子三岁后让婆婆搬出去,也不一定能实现.切不说孩子与老人在亲情上已经彼此离不开了,就是让你一个人去带孩子还要上班做家务,你没有实际演练过,也不一定能挑得起这么大的摊子."我冷静的回答.
"我看一直与老人同住也没什么不好,总比孩子小的时候老人在外面逍遥自在,等自己累死累活把孩子拉扯大了,老人忽然需要你来照顾了,再搬进你自己家里要好!"主任抽冷子插了一句话,让我感觉背若芒刺.
"是呀,老人要是有钱就赶紧往家抢,可不能让别的小叔子们给抢走,老人要是没钱就赶紧往外推,谁沾上谁不合适!"我恶言恶语的反击,让主任满脸通红.
是呀,与老人同住有同住的好处,分开住有分开住的苦累,没有个与人沟通的好性情就不要同住了,保持距离有美感,不能也不会独立生活的,就选择同住吧!有的选择是最好了,象我这样没有选择的不也要好好活着嘛!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