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2月,我是后进分子的家长

(2007-02-05 08:03:38)
分类: 双胞胎伊莲育儿的混乱生活
     由于咱那一模一样的闺女比较抢眼,经常在大街上被小朋友们追赶,"团团!圆圆!",对于那些小孩好象见到明星一样兴奋的追逐,我们家的闺女竟然一直保持着明星一样的酷劲十足,连眼皮子都不抬,更谈不上回头跟人家也打个招呼.
     我十分不理解那份感觉是冷漠还是冷酷,这与在家里的精神状态决然不同呀!那一刻我开始理解影视明星们为什么面对无止无休的媒体采访和记者追逐,总是那么一副爱搭不惜理的神情了,可能从精神上,经常性的倍受关注也可能让人产生自然而然的排斥心理吧.于是千方百计地教孩子们去回应小朋友的招呼,而得到的回应别人的方式竟然是她们两个从鼻子里勉强传出的一声,"恩!"
     幼儿园一个学期结束了,老师把孩子的成绩单发给了家长,刚才还自觉不错的我立刻傻了眼.全班三十五个孩子,我家团团和圆圆的素质测评基本属于中下等.除了吃饭穿衣收拾餐具这几项是优秀外,其余7项测评中有5项是一般2项是最差,综合起来就是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最强,体育运动技巧和体能最差,人际沟通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和个人表现欲望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一般.
     关于体能就别说了,老师告诉我团团和圆圆的体力测评成绩尽相当于3岁孩子,可是她们现在已经都四岁半了!投沙包跳绳等运动都是最差的,一句话,当妈的没给养活好,孩子们就是没有劲呀!我不想让她们早产,也不想让她们经常生病,我整日鸡汤鱼汤骨头汤的炖着,领着爬山骑自行车的练着,可是我真的使出浑身解数了,怎么还这样?呜呼!
     关于人际沟通能力,就更别提了,我告诉老师,我们家孩子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医院了,我们对医院的适应能力最强,进去不害怕,打针都不哭,我们最熟悉的人是大夫和护士,就是喜欢和亲切呀!剩下的能见到的亲属很少,几乎快没有了.孩子从小到现在的生活除了在自己家就是上医院,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的沟通能力那是当然很差了,记忆里她们没见过太多的人,除了我和她们爹就是保姆,还有大夫们了.
     对于集体协作能力,双胞胎孩子有点象"相依为命"型,我又没有条件把她们俩暂时分开送到两个亲属家去尝试生活,只有拢在一起养着,于是她们抱成团的团结,两个人不寂寞,也就更不渴望主动去找别的小孩玩.语言表达能力我倒是没有发愁,发愁的是她们要是看不上你就是不理你,这点个性随她爹.表面沉默,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这点随我,关键是要找对她们想要去沟通的人,外表沉默心怀内秀的个性,只是没有给她们一个合适的表达自己的机会,当然将来社会的大环境怎么也不能可着你们家孩子来.另外所有老师都对我们家团团和圆圆个性太强头疼,在行为规范上有的孩子吃软,有的孩子吃硬,我们家那两个是软硬不吃!和老师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之后,我是心理挫败感极强.从来没有渴望过让孩子们绝对优秀,但是还是接受不了她们几乎排在最后"打狼".
     痛苦过后,我彻夜未眠的和老公探讨,孩子她爹是根本没有在意,他说:"幼儿园里个性强的孩子将来都有出息,被老师管教得都跟小绵羊一样的孩子才是最让家长担忧的!"听夫君一席话心理宽慰不少,但还是冷静的制定了我2007年的魔鬼行动计划:各种汤汤水水我继续炖,体育运动继续加量,下一个目标就是只要有时间,我就带着团团和圆圆去看人--------挨家挨户串门主动去接触人.对于想要去拜访的人家,我已经列出了大表,圆圆对我的宏伟计划的最后要求就是:"只要别把我和姐姐送给人家,我们去谁家串门都行."
       忽然想起要提高孩子的自我表现欲望,也就是练练"胆",应该让她们去学学舞蹈,于是周末就带领孩子们到少年宫艺术班去看看.在观摩了一下少儿舞蹈训练课之后,我跟老师还没有谈几句时,团团和圆圆早就对陌生的环境惊恐万分了,团团忽然一个女高音长嚎,圆圆紧接着一个女高高音伴奏,顿时教室就被我们哭成了一锅粥,我分明听见团团边哭边乞求道,"我可不练舞蹈呀!会把腿练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