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三岁的时候在奶奶家呆了一年,但是从妈妈的嘴里并没有说过奶奶的一句好话,什么那一年里奶奶按市价要了多少托儿费,对我的爱护照顾程度也不合我妈妈的意,更重要的导火索就是奶奶只看了我一年就再也不看了,而且在同时选择给我姑姑看孩子,一看就是三年.这对于当时生了两个年龄接近的孩子,自己亲妈去世了,自己还要上班.又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妈妈来说简直是掉进了地狱,真是苦不堪言.
于是我爸妈和我的奶奶为了看不看孩子的事情千百次的争吵,我的姑姑也参与了进来,各种矛盾交织到一起就滚成了雪球,最后我的父母和我的爷爷奶奶就此绝交.在两家距离只有半公里的前提下,三十年没有来往过.记忆里每个月爸爸去奶奶家送一次赡养费,而妈妈则控制着我和弟弟,永远也没有蹬过我奶奶家的门.直到前几年我的爷爷奶奶去世,也是我的父母操办完了丧事之后,在半年后才随口告诉我和弟弟的.当然,我和弟弟对于三十年前的模糊印象,早就没有任何感觉了.
在我和弟弟小的时候,我的妈妈把对奶奶的不满,在生活的重压下彻底转化成仇恨,汹汹而来的仇恨之火几乎淹没了她关于自己婆婆的整个记忆,而且毫不掩饰的把仇恨的种子全部灌输到自己孩子的记忆里.在我和弟弟尚且年幼还没有任何分辨能力的空白大脑中,也就机械地全部接受了这种仇恨.毕竟觉得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妈妈总不会撒谎的,于是经常在同学面前说自己的爷爷奶奶是世界上最吝啬狠毒冷酷偏心的人,至于我妈妈说的在中间没有起过好作用的姑姑,更是挑拨离间的大坏蛋.说也奇怪,这边我妈妈把自己家的大门就此封死,那边我奶奶家也很有个性,一辈子也没有蹬过我父母的家门.对于这个关于仇恨的硬结,我的爸爸选择沉默地支持着.
长大以后,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问题的分析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再不盲目听从妈妈单方面的控诉,这让我的妈妈感觉要失去了精神支持,倍感失落.我告诉我妈妈,我的奶奶选择给自己闺女看孩子,而放弃给儿子看孩子,可能因为给闺女干活沟通比较容易,况且亲生闺女的利益要大于儿媳妇的利益也是人知常情.对于奶奶不顾你们当时困难要了一年的托儿费,可能因为老太太没有劳保,按劳取酬也无可厚非.至于我奶奶家狠心到三十年没有来人看过我和弟弟,你和我爸不也是三十年没有让我和弟弟去拜访过吗!当然我的这些中间立场的客观理解,只能让我的妈妈更加愤怒,于是我只好选择倾听她一辈子的仇恨,把目光游离到天花板上.
我爸爸曾经说过,"你奶奶在我和你妈最困难的时候,彻底抛弃了我们,让咱们一家四口吃尽了苦头,就这么狠心对待亲生儿子,我能不记恨她吗!这么多年来,我对她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母子情份,只剩下法律上必须尽的赡养义务了.但是你现在要记住,不管怎么样我和你妈对你的养育之恩是天大的,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就是没有帮你照看过孩子,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你千万不要忘了啊!"对于这些多少前后矛盾的话,我也开始困惑了.无非是我爸爸把自己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就是被自己父母伤害了之后,既要保持一如既往地去爱父母并且用心尽了赡养义务的事业,要求我去全部完成.呵呵,人非圣贤,谁能做到绝对完美而没有难度呢?
从孩子能听懂话之后,我早已经刻意地避开了关于奶奶和姥姥的一些敏感话题,即便是夫妻两人要商量探讨,包括我要冲老公发疯和哭诉,也都是选择在孩子睡着之后,我们两个在另一个房间单独谈.因为我知道,把上一辈子的恩恩怨怨传递给孩子没有任何意义,既不可能改变这个事实,也不可能把孩子永远拢在自己身边在精神上支持自己一辈子.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满足你精神安慰和支持的需求,但是在孩子大了之后,曾经的仇恨都不可能延续到下一代,孩子会在有独立思维的时候,选择淡忘和模糊,然后是冷静的接受.毕竟谁都无法真正看到上辈子人的经历和过程,关于我的成长和变化,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在我的意识里,对于孩子童年记忆,家长可以灌输的惟有爱,因为爱是美好的,爱的延伸才有可能永恒.虽然我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疑惑的目光中,千方百计编织的关于奶奶和姥姥的美丽谎言还能支持多久,但是我想能支持多久就多久,毕竟我不想让孩子们过早地陷入所谓姥姥和奶奶都不喜欢自己的自卑和误区中.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了,也可能我的谎言会被她们俩彻底挑破,然后象当初刚长大的我那样选择理智的接受,这才是我所真正期望看到的.我想我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纠葛应该和孩子们要严格区分开来,这一辈子发生的事情与下一辈人无关,将来我会因为从来没有给孩子心里种植过仇恨的种子,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