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圆2岁时,我一个人带着她住了一回医院,在病房里目睹了关于一个胖女孩和一个瘦女孩的真实故事,即使过去这么久了每每想起,还是让我无法释怀.
那两个女孩子都是8岁,都是得了肺炎才住院的,但是她们由于彼此生活条件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的不同,就早早的奠定了她们为人处事的品行和人生观及道德标准也各不相同,相信她们今后在相同的人生道路上也一定有着不一样的背影.这不禁让已为人母的我来说头一次思考:评价一个好孩子的标准是学习重要还是品行重要.
"爸!你可别给我扇扇子了!烦死人了,都把我扇冷了!"在胖女孩的怒吼下,她爸爸立刻讪讪地收起了扇子又给她剥了一个香蕉.
"我不吃香蕉!奶奶,赶紧给我拿个果冻!要橘子味的!"胖女孩不耐烦地说.
"哎呀!谁让你们买xx牌子的!这牌子不好吃,赶紧给我买yy牌子的!"在胖女孩的支使下,她爷爷连忙跑了出去重买.
"哎呀!你可真没用,又买错了,我要橘子味的,你怎么买成了芒果味的!"在胖女孩的训斥下,跑得满头大汗的她爷爷象个做错事的孩子不停自我检讨.
"乖乖别生气!都是你爷爷他糊涂,爸爸现在就打电话让你二叔马上买完给你送来!他有车,一会儿就能赶到!"胖女孩的爸爸不停的安慰道.
"对了,晚上我妈过来的时候让她把我的靠枕拿来,这医院的枕头可真不舒服!还有我的睡衣和茸茸狗也都给我拿来,还有西瓜,要冰镇好了再给我拿来,上次拿的一点都不凉,让我怎么吃呀!今天中午我要吃麦当劳的儿童套餐!看什么看?都快中午了,赶紧给我买去呀!"胖女孩一边翻着课本,一边不耐烦地发号着施令.在她24小时的指挥下,她家里的9个大人如陀螺一样飞快的旋转着,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有怨言的也只有她一个,更没有人管教过她,因为她学习十分优秀,是班长还兼学习委员,听说代表学校参加市里外语竞赛还获过奖,她的学习成绩的确是她们全家人的骄傲,而她的品行又激起了满屋子病友的反感.
"刚来的那个阿姨,你家小孩才6个月,晚上要是大哭大闹的,影响我睡觉怎么办?"胖女孩又开始不满了.对于她的担心,她奶奶连忙去找大夫叮嘱:一但单间有空房就马上把她孙女调过去.
"带眼镜的阿姨,你管不管你家小孩呀?总是把一句话重复好多遍,都吵死我了,让我怎么看书呀!"对于她的指责我毫不相让,"你2岁的时候也把一句话重复好多遍,比我家小孩还烦呢,不信你去问问你妈妈."好象这辈子胖女孩的家人都没有对她说过"不",对于来自外界的我说的"不",她们全家只是紧张地看着胖女孩的反映,谁都不敢说她一句,生怕捅了马蜂窝.
回敬完胖女孩,我无限怜爱的看着对面床的瘦女孩,那是一个被别人遗忘的角落,相比胖女孩前呼后拥的陪床大军,瘦女孩白天没有一个大人陪护,她自己打吊瓶自己看着,等拔完针可能已经下午了,她才得已脱身去买个饼吃,她没有鲜花水果零食和玩具,只有她自己,静得象一片雪花一样悄悄地照顾着自己,从不惊动任何人,没事的时候就自己看看课本,心绪永远是那么安静而平和.
直到傍晚她开残疾人助力车的爸爸才拄着拐杖收工回来看她,这也是她最忙碌和欣喜的时刻.她要给爸爸打水洗手拿毛巾,要去食堂买一个菜和几个馒头,父女俩头挨着头有说有笑地吃着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顿饭.然后她收拾桌子拣碗,完全不顾她自己还是个病人.睡前,瘦女孩还要给残疾的爸爸打水洗脚,然后才轮到自己洗洗,父女俩挤在一张床上过夜,她还不忘给爸爸轰蚊子扇扇子.在瘦女孩的内心世界里,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成年人,她辛苦工作的残疾爸爸才是家里最需要去照顾的人.特殊贫苦的家庭,让她早早的成熟,让她早早的具备了独立的人格和品行,没有抱怨和骄横,更没有浮躁和自以为是,她超越着年龄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恬淡和自然.
满屋子的家长就这样无限赞许的看着瘦女孩,独立坚强的平静生活,没有人知道她学习成绩怎样,也没有人在乎她是否是班长还是学习委员,更没有人留意她有没有在外语竞赛上获过奖.她,只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让我们大人都驻足尊敬的具有优秀品质的孩子.我不禁要问,难道一个人品行的塑造就要从8岁开始定型,难道只要学习好,就是评价一个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