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五一游之二古镇印象漫说
甲辰五一游之二
不必说滇西腾冲的和顺古镇,那水上印象,古榕,碧水,扁舟;那长长的沿河景观,宗祠,寺观,庭院,是历史的留存,是文化的遗珠,就像一幅打开的水墨山水画轴,至今常常忆起。
不必说黄山脚下的西递,那白墙,灰瓦的皖南民居,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高墙深巷,气象万千,古屋仰驻足,清泉淌脚下,那如画的美景,醇厚的民风,让我为之心颤,神之往之,沉浸在那“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中。
不必说今年五一的网红打卡地甘南天水,网红的是这里的麻辣烫,但这里的天水古镇展现的悠久历史,文化建筑,留存的民风民俗,摆件玩物,营造的诗情画意总让我赞不绝口,我想起了曾经在这里读到的诗句:“醉了古城也醉了你……”
不必说我们贵阳的青岩古镇,那热闹的街市,那铮亮的青石板,那巍巍的定远门,那马队走过的驿道,那弯弯曲曲的石砌小巷深处的人家,我们驻足于街市上感受那繁盛的商业活动,我们也于找寻小巷深处的文化故事而逡巡其间。
那就说说我省安顺的屯堡,这里的居者是明朝屯兵后裔,他们至今仍固守明朝江淮一带的汉族民风民俗。他们不忘故土,不改乡音,他们的装束还保留江南汉民族的若干特色、风格;古镇里逼仄的街巷,石砌的门楼,完整地保存着的古代军屯防御设施比比皆是。这里,小桥流水的景致让人怀念那“烟花三月”的江南,南京电视台寻访团赠送的石碑“叶茂思根”令人瞩目……这里是独树一帜的屯堡文化,蕴涵着汉民族绵延的历史传承,民族融合,祖国统一。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岁月沧桑在这里定格。我们走进屯堡,回望历史,满目山河空念远……
再说说黔西南的贞丰古镇。 古镇安静祥和。整齐划一的商铺,灯火通明,灯笼晚照。路首的商铺,糯食制品点众多,拥满了前来购物的客人。店主还递上名片,招徕着生意。古镇深处,当年贞丰首富的“谭家大院”,这座古老的民居建筑依旧完好。即便时间流逝,世界变迁,这里在变成灯火辉煌都市前,还能保持着古朴、纯洁、静谧,叹为观止。我们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延续,感受到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状态。
古镇建设,有着多元性,发展性,差异性,独特性等文化内涵,要关注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给民众带来福祉。古镇建设,要注意文化定位和支撑的文化资源相匹配,以及准确表达。古镇建设,还要注意整体构思和具体举措的跟进。
一座古镇,应保留其历史原貌,传承文化的精髓,对自己的文化定位要准,又要服务于民生,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不要附丽于某种需要,外加一些空洞的,泛化的说教,应突出其让观者赏心悦目的得意,又有值得传承,值得留恋的贵气。
2024年5月13日于玲珑湾
(借用了网络的一些图片,谨此表示感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