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清明为高氏先祖扫墓挂青散记
(2023-04-08 22:29:57)今日,(4月6日)与昌笃叔,龙三毛叔相约,到乌当永乐乡栗木山,龙山洼,阿者及头堡后所,为高氏先祖先辈扫墓挂青。晚饭在后所高氏同族人家中吃饭。
上午起床很早,收拾停当后,就外出乘地铁,在一号线新寨站与两位老辈子集合,
龙三毛叔夫妇开车,前往乌当头堡后所。我第一次到后所,这里紧挨着鱼洞峡,风景秀丽。后所的高氏后人十分热情,这里房屋高朗,轩亮,宽敞,厅堂内好多的小孩都活泼可爱,胖嘟嘟的。加上我们一行的到来,昌、言、师、汝、锡、繁6代人都齐聚在这里了。(高氏字辈:大廷以培铭,昌言师汝锡,繁复乃宁修,德泽根基厚)
我们开出三辆小车到永乐栗木山、阿者、龙山洼为先祖挂青。青山葱郁,荒草萋萋,墓园凄清,荒凉芜秽。我们作为高氏后人,祭拜先祖,心香一瓣,寄托哀思。三辆小车开得很快,没有进城,而是沿北京东路,经鱼梁河到永乐,路途短促而快捷。
在栗木山,高耸的柏树下,我们祭拜以廉公(字心泉),我还专门找到偏于一隅的祖父雨轩公的坟茔,摆上供品祭拜。这里的坟山,原来都是高家的老坟,现在新修了好几座外姓外支的新坟。和合共济嘛。
阿者另辟了新路,汽车直接开到坟边。但祖母的坟再次被盗,露出很大的坑洞,虽然已经开始用土回填,但仍让人心不安。天幕下,那几棵柏树高大挺立,当年父辈栽种不易,今天蔚然成了重要的地标,我们依凭这树确定了坟茔的位置。路虽通了,但麻烦也会多起来。五孃高迪的坟茔中埋着骨灰,她留下诗行:“埋骨依旧伴母眠”,她老人家心愿已了,不希望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龙山洼,宰树青鬟,清风静寂。这里,埋葬有一对兄弟,还有父子3人。但可惜墓碑因故遗失。重树墓碑,还其本来面目,我们后人都有责任。这三个人物,都出任过知府,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对文化的昌盛,都起了重要作用。应该设法发动家人关注这事,大家出力出钱,促成问题解决。
后所,是廷瑶公的冷太夫人墓,后所的乡民将其墓从寨中迁出,妥善地,完好地将其安葬在村后青葱岭下。当然,对乡民的行动,我们只有感激之情。
晚上,在后所吃饭,听到一些议论,推翻了我以前的认识。我只觉得,要弄清真相,要尊重历史,要有凭有据,还其本来面目。
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我们这支人繁衍后代,瓜瓞绵延,人丁兴旺,可喜可贺。父亲在1943年12月,在离别家人赴重庆任上时,留有一诗:《去贵阳追别家人》
“祖风勤护惜,及尔话余庆。”
我一直记诵着这两行诗句……
夜幕低垂,我们的车在黑夜中离开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