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还拥有多少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2010-12-25 11:49:46)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文章

    前几天去州里开会,宾馆里到处都已充斥着圣诞节的气息,不习惯于这些洋节,便很快淡忘了。昨天下午,便有一些信息挤进来,全是平安夜和圣诞的祝福。晚上女儿从学校回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苹果,说是吃了才好平平安安。又上网溜了一趟,这个虚拟的世界也是四处都暴涨着平安和圣诞的味道。

    想想,也能理解,在这人生的路上多一点喜庆多一些节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那国人原来最为看重的春节时下里也不具有原来那种浓烈的气氛了,却是让人觉得不是滋味。记起小时候过年,那简直就是一年三百多天里最大的盛宴。尽管物质是那么的贫乏,但对年的企盼是要穿透很多日子的。尤其是小孩子们,时间还才到冬月,就把一份对年的渴望撑得无比的饱满。也许是物质过于丰富了,现在的孩子几乎对年没有了多少概念。就是大人们,也不如从前对年的看重了。

    每每看到电视里播放海外华人和少部分的外国人热热闹闹过春节的盛况,心头就会莫名地涌上一种淡淡的酸涩。别人都过上了年,我们却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看淡了。

    其实,我们丢下的不仅仅是年,还有清明,这个传统祭祖的节日却被外国人申报为世界遗产了。在我们很多人连自己的国文都没有学好却疯了似的去学洋文的时候,别人却把中文作为了必修课。细想之下,韩国人连学习一点中文的犯人都可减刑的政策,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讽刺。

    我并不赞成封闭自守,别人好的东西我一向主张可以学以致用,但老祖宗很多好的东西我们是不能丢下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许多我们的发明,最终却是让别人发扬光大了。特别是火药,最初出自中国,后来却是让别人拿来打我们,搞得一段时间山河破碎,国已不国。

    在情人节和圣诞节风糜中国大地的今天,我也不反对有人过这些洋节,但我是不习惯过的。这不是矫情,只是心底下认为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节日还是好些。

    节,也许只是供人寄托某种情感的平台;这个平台没有了,还可以再造一个平台。

    但是,许多老祖宗创造的文化和智慧是不可再生的,如果连那些都没有了,我们还会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呢?引用湘西的一句粗话,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的老祖宗们肯定会在九泉之下“日朝天娘”的。

     昨天恰有一位老人过世,灵堂就设在我住所的边上,不时有锣鼓的敲打,香烛的味道也常常从窗外飘进来,还夹杂了诵经的悠悠梵音和木鱼的清脆,这很传统。或许,这传统要持续到明天去。

    就在这传统里,我接到了一大堆平安夜和圣诞节的祝福;也在这传统里,我会如期地告别这逐渐盛行在神州大地上一年一度的洋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