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别人说我 |
大胡子向午平
向午平是个名人,其一是他能写小说,又能干事业;其二是他特征明显,留一脸络腮大胡子,悉心爱护不舍得剃,且为人情真意切,谈吐风趣、诙谐,相见一面想忘都难。
向午平是古丈文联主席,新当选的县政协副主席。认识他是从阅读他的长篇小说《躁动》开始的。这是部反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专生这个特殊群体生活的小说,展示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少男少男少女的迷茫和率真、情若冰雪的情怀,感动了读者的同时,也让人感触到作者那颗善良执着的心灵在同小说中的人物一道悲欢忧乐。
2003古丈县成立文联,向午平任主席。古丈乃弹丸之地,却人才辈出。是萧离,何继光,宋祖英等文化名人的故乡。颜家文,彭学明,向启军等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作家也是从这里起步的。然而,县文联成立之前,古丈文艺仍处于刀耕火种壮态,珍珠埋没于沙砾,才人混迹于市井,古丈文艺的现状并不容人乐观,文艺人才青黄不接。县文联成立伊始,向午平首先想到的就是古丈文艺人才的挖掘。
2003年冬天的一天,对在广州打工漂泊十余年的农民张圣雄意外地收到一个来自家乡古丈的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正是向午平。电话中张圣雄听到久违的乡音很激动,然而更让他更激动的是自己三年前创作的长篇小说《衔梦鸟》得到了向午平的关注,一直以来,他的这部小说搁置在一家出版社的堆积如山的稿件中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向午平充分肯定了作品,温暖如春的鼓励话语让经年漂泊的张圣雄倍感亲切。
张圣雄的事带给向午平很大感触和启示。这一切让他难于释怀,也让他进一步认识到文艺工作联络、组织、引导的迫切与艰巨。于是他开始对全县文艺人才进行摸底走访。
走访是件劳累的事,但收获总是让人惊喜不已。向午平走访了很多人。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断龙乡民间艺人李云富,这位鹤发童颜又见多识广农民艺人几十年来整理了大量土家文化资料。当向午平翻阅那么些发黄扉页时,一阵阵欣喜和激动让他忘记所有风尘劳累。那些资料有十余种濒临失传的地方戏曲,有梯玛神歌,茅古斯等相关资料。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他敏锐地认识到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的紧迫性。在走访中,向午平得知默戎镇的龙启忠老师正在传授一批练习苗族鼓舞的弟子,他几次前往调查研究。
“古丈有很多‘牛’人,”向午平曾经感慨地对记者说,“只是缺少对他们的发现和挖掘。”
大胡子有大智慧。在走访过程,一个大胆设想在向午平的头脑中形成,他借助“上海文艺家湘西行”的活动,及时与上海文联起得联系,成功地把古丈的苗族四方鼓和土家茅古斯两个节目送上了中国首届“民歌、民谣、民舞”博览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并获得两个贡献奖,一个组织奖。与此同时,在他与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土家跳马、明清古镇老司岩也先后走上湖南电视台的“乡村发现”。
几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古丈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批新兴的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个人和群体创作空前活跃。一些偏僻的乡村也出现了各类文艺组织,如老司岩民间文艺组织、断龙乡茅古斯表演队、默戎镇苗鼓表演队、米多村民间文艺组织、岩头寨乡的亮坡村诗词创作组等近十家文化协会组织竞相成立。城乡文艺氛围空前高涨,文艺创作队伍得到壮大。
面对日渐蓬勃的文艺创作队伍,向午平想到了更远的一些事情,于是决定创办一本综合性文学期刊。他多方寻求支持,几经曲折,古丈县有史以来第一本综合性文学期刊《栖凤湖》终于面世。可是谁又能想像,一期十余万字的刊物从审稿编辑校对等工作竟是他一人所为。
与此同时他把全县创作素质好、热情高的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于是,古丈县的作家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协会、诗词协会、影视协、舞蹈音乐协会、书法协会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又确立了21名创作骨干,涉及各种艺术门类。向午平要求这批创作骨干人员定题材,定任务,深入基层工矿企业和库区移民了解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国家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这种创作方向指导下,一批具有纪实意义的报告文学先后发表,由他一手撰写的《茶乡旅游梦》在《湖南文学》上发表。彭学明撰稿的电视散文《家乡风景》在央视三套播出。这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一经发表和播出就引起社会的关注。
文艺搭台,旅游唱戏。茶乡古丈正一步一步走向山外的人们视野。各级媒体先后对古丈的坐龙峡,红石林等景区进行大量报道。在推介打造坐龙峡,红石林等景区的日子里,向午平撰稿的关于坐龙峡和红石林的文字多达三十余万字。这些文字资料曾让前来竞标的开发商感叹不已。一位前来竞标的开发商这样说道,“我看到了坐龙峡和红石林的开发前景,不只是实地考察,还有那些完美的文字。”
繁荣古丈文艺,是向午平生命的全部。他殚精竭虑的付出,初见成果。自县文联成立短短的几年内,文联推介出版长篇小说一部,散文集三部,诗集五部。他个人作品在《芙蓉》,《散文》,《辽河》,《满族文学》,《湖南文学》等大型刊物发表。2007年农民女画家王良玉在文联支持下在德夯和张家界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并在《湖南日报》上进行了专题报道。山枣枞树村农民作家张建华在文联指导下创作的二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山魂》已经由军事谊文出版社推出。各艺术门类的会员明显增多,仅2005年,新增国家级会员一人,省级会员四人,州级会员二十一人。文艺队伍空前壮大。古丈文艺事业的发展得了充分肯定,2004年至2007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文联系统先进单位”,2007年又被评为全州统战系统先进单位。同年向午平被推荐并当选为古丈政协副主席。
作为一个文化人,向午平始终保持拥有一颗真执的赤子之心。正如他在《躁动》中所言,脚踏故乡这片尚且贫瘠的土地,投入大山雄健的怀抱,任崇高的灵魂在故乡蔚蓝的天空自由的飞翔吧……古人说,阅文如阅人,人们不难在向午平的作品中找到关于他心灵深处的一些东西,那么对他一切的认识和理解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