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一封信所想到的……

(2007-02-06 11:53:42)
分类: 我的随笔

    早上淅淅沥沥的雨停了,望着窗外依然茂盛的白腊树,心灵的空间一下子宽阔起来。仿佛这小城的四周都离春天不远了。

     邮局送来了今天的报刊和信件。翻开来,却不由得心花怒放,一封熟悉的信件映入眼帘。真的,真的是彭浩荡教授的信。这位一直无法忘记的师长,还是把我名字的“午”字写成“舞”,而且极尽龙飞凤舞之功底。他在问候之余,说:“很想念古丈,希望有机会再来古丈,获取诗的灵感”。

     看来,这位令我钦佩一生的真正诗人,忘不了的是诗,坚守的还是诗!我不由得想起他写桂林、写波月洞、写九寨沟等等大好河山的诗来,想起了他五十多年前写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诗《我们的》并在团中央举办的诗会上朗诵,想起了“激情澎湃的迪斯科”、“青城山那一径丰腴的叶脉”和“来自天国的一万匹骆驼”,也想起了他满腔热情地《推开1998年的窗户》!还想起了我于2006年8月26日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永远的“诗疯”》为题的文章中所写的句子:“当浩荡老师谈起当前有些人写诗脱离了土地,脱离了人民的时候,他会愤怒在骂起来,还会拍桌子,摔凳子。当他写一首诗,看一件事,深有感触的时候,会大哭或大笑,全不管别人会怎么看。他可以在列车上自告奋勇地为全车旅客朗诵诗歌,他也可以千里迢迢地跑到病床前为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文学爱好者单独朗诵……”;更想起了1999年1月15日《三湘都市报》几乎以整个版面报道了以生命《坚守在诗歌的圣地》里的《“最后的行吟诗人”彭浩荡》,并在报道中这样评价彭浩荡老师:“他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令人感动、促人思考的文化示范。我们这个时代,也正需要这样的“诗疯”去弘扬诗歌捍卫诗歌!”

我想,彭浩荡老师的这一生终究是无法与诗分开了;我更加希望自己这块孕育了萧离、何纪光、宋祖英等文艺大家的故土,有一天会以一种绝美的意像盛开在他的诗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