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 |
1.安妮·普鲁,美国女作家,生于1935年,已七十多岁了。我刚刚看完她的短篇小说集《近距离:怀俄明故事》,译者宋瑛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前勒口上关于作者的介绍非常简约,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是在五十多岁时才开始写小说的,这之前她在干些什么,不得而知。从这本书的献辞可以知道她养育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足够她付出几十年的精力了。她的文笔十分地成熟老练,一个到了五十岁才突发奇想,试图用写小说的方式来打发晚年的人,不太可能达到这种成熟程度。也就是说,普鲁在此之前,一定有机会与小说这门技艺保持紧密关系。我猜测,她在养育儿女、维持家计、忙于工作的漫长岁月中,肯定尽了最大的努力才保持住了自己对小说的热情。从现在的情况看,岁月没有磨损她的爱好,反而强化了她的才能。我对她能够在这么长的岁月中抑制自己的写作才能非常好奇,可惜对她一无所知。
2.这本书翻译得不太好。我不懂外语都能看出来译者在一些常识性的词汇上出错。特别是在有些生理词汇的处理上,译者自己的文明倾向伤害了小说的原生态环境。女作家都不怕动粗,译者又何必呢。
3.因为这本书里有《断背山》,我以为出版者是为了凑李安的热闹才推出这本书的,如果是这样,书名直接更改为《断背山:怀俄明故事》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但实际情况还不是如此,在此之前,出版者已连续几年在推介这位作家了,她的长篇小说《老谋深算》和《船讯》早已出版,我没见过这两本书。
4.电影《断背山》非常时髦。可女作家普鲁一点也不时髦。她一点也不先锋。
5.普鲁写得最好的时候,她写出了岁月感觉。当她试图把岁月感觉转换成历史感觉时,却写得不好。也许,小说之所以迷人,就是这种岁月感觉。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