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回来之后,不断被人问到:为甚要去西藏。
我原初的想法是,西藏总是要去一次的,无论是朝圣还是领略高原风光,这似乎是一个生命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样的想法,似乎有一些质朴的成分在里面,有人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去西藏这件事,到真是未经反思。
另一个原因,我不想太老的时候再去,无论是体力还是身体可能会承受更多的压力,所以要在不太老的现在赶紧去。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机缘,这次算是一个很特别的机缘。
从纳木错回到拉萨,似乎松了一口气,因为,所有的人都说,林芝,虽然海拔也有三千米,但是因为植被丰富,所以完全不会有缺氧的感觉,所以,觉得最艰难的状况已经过去了。
从拉萨到林芝,只要翻过一座米拉雪山,其实,在西藏转悠,除了满地跑的小猪一开始让人惊异之外,就是气候的变化,尤其是你在翻山的时候。
在我们路过松赞干布的出生地,逐渐爬山的时候,先是开始下雨,逐步的就变成下雪,雪越来越大,到了米拉雪山的山顶,就完全是大雪了,看着司机一辆接一辆的超车,其实坐在车里是相当的有负担。
然而下山,随着海拔的降低,雪渐渐的小了。这一切是如此的对称。
然后,我们开始看见山上的植物,先是一些蕨类,然后就是灌木,这时候,身体开始逐渐放松,可能是因为氧气。
接下来的一路,是沿着河的公路,据说,这是一个属于秋天的区域,因为在秋天,你能看见层峦叠嶂和色彩鲜艳的树叶。但是,即使是略显单调的色彩,我们因为心理和身体的原因,已经开始明亮了。
到巴河镇,我们停下来吃饭,因为这里出产一种巴河的鲢鱼,十分鲜美,因此,据说不容错过。到一家小店,看到这种长得像黄辣丁的鱼,因为价钱实在贵得离谱,所以一行四人,买了四条,算是吃过。
在巴河镇停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要去巴松错,一个圣湖,据说是宁玛派的。
据司机讲,这个地方因为在河口建了一个水电站而基本上将自然的景色破坏得差不多,但是在转进去四十来公里之后,巴松错又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与前面的羊卓雍错和纳木错不同的是,巴松错周围的山上长满了树,因此,雪山掩映之下的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湖中的小岛供的是莲花生,那是老顽同学最为喜欢的大师。站在湖心岛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雪山,看着水里的鱼,发呆。
发呆,真是一种好的状态。

呆了一段时间,我们赶往灵芝,一个叫八一镇的地方。
我说实在不喜欢八一镇这个名字。
住在林芝明珠酒店,旁边是尼木河,推窗看见远处的雪山。似乎雪山已经不能引起我的注意,我在想一定要洗个澡,因为,到西藏之后,那么多天,我还没有敢-----
林芝,我们的目的是雅鲁藏布江的峡谷,只是第二天,我们才知道,此峡谷非彼峡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