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一周,我必须要去中文大学这边报到了。12月7日的早上,我搭余治平的朋友的车,从深圳大学到罗湖,过了关,坐上类似北京的城铁,过了五站,便到了中文大学所在的“大学站”,拖着沉重的行李,爬上中文大学的校车,汽车开始在崎岖的山路上行。
到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研究所所在的冯景禧楼,但是负责我的文件的老师因为病了,所以只好直接去我所住的逸夫书院。
继续拖着行李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翻过一个山坡,便到了文澜堂,那是办理领取钥匙的地方。我的房子的租期已于一个星期前开始。所以报上名字,她们便拿出一个写有我名字的信封,我被安排在雅群楼的一层。
听着文澜堂、雅群楼这样的文雅的名字,很让人产生惬意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在山腰上的两座不大的房子。所谓的雅群楼总共就三层,其他房子的格局我不了解,我自己所住的是一个有四个房间的一个大的套间,分别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其他设施,但是公用一个厨房,因为是孤身前来,所以做饭可能是一件不常发生的事。
因为中大的房子在山上,这样便保证了每一个房子均有很好的视线。我的房间虽然简陋一些,但是从窗口看去,便是葱郁的树木和一座座在树林中的楼房,远处则是海面和三座不大的岛屿,令人想起“三神山”的典故。
放好自己的东西,小小的休息一下,便是中午时分,正在四处寻找吃饭的食堂,突然遇到了尹志华兄。他是我的同门,意外相遇到是很高兴。他见我在寻找吃饭的地方,便说要带我去一个比较好的食堂,只是在校本部。又是一通翻山越岭,他请客。
吃完饭,尹兄去图书馆继续苦读,我则回房间继续休息,在深圳的几天,因为朋友的事和家里的事,每天平均的睡眠也就3-4个小时。
睡醒之后,开始连接好电脑这样一些基本的设施,因为接待的老师依然病着,所以手续的事只能等到下周一了。天色开始有些暗,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晚饭当然不必去太远的地方了,就在逸夫一个食堂匆匆解决了晚饭,我想散一下步。目标是新亚书院。关于新亚书院必须专章介绍,因为对于儒学的发展而言,其意义是很特殊的。
绕过一些山路,走过联合书院,便看见上面欢迎参观孔子像和钱穆图书馆,听尹志华兄说,中文大学关于传统的书,都在新亚的钱穆图书馆。据简单的观察,新亚的主体便是钱穆图书观和边上的人文中心,里面灯光柔和而安静,十分想进去,但是因为还没有图书证,所以只好窗外徘徊了一会,便返回。
大学建在山上,不知是因为香港人多地小还是建校者的远见,因为在山坡上的许多观景点,虽然已被在这里念书的学生们熟视无睹,但是于我看着远处的车流和街灯映在水面上,直使我心旷。
这段时间,许多的不好的消息惊扰着我,朋友的手术、我祖母的身体也十分严峻,但愿他们能挺过这个危险的阶段,而海风也略略地缓解了我焦虑而不安的情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