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大八三校友返校“图景”

(2007-10-06 23:38:37)
标签:

校园生活

人民大学

哲学八三

分类: 干煸人大

贴上一些照片,作为同学聚会的纪念

http://s2.sinaimg.cn/orignal/4a0400aeccbdf1e70df91
上图,组委会的照片。
   为了这次活动,学校的校庆办成立了专门的组委会。其领导是原财政八三的陈雨露。现在是人大的副校长了。但实际的操作者则是留在人大的那些原来八三级的同学。最上心的是工经八三的巢昱同学。该同学天生爱好这样的群众文化生活,尽管许多的才情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经被消磨。但这次却生机重现,把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起码比去年八二的那次不知要强多少倍,她的功劳最大。
   许多创意值得肯定,比如按每人在校时的学号印制报道牌。捣腾大教室的票作为入场券。均有温暖的回忆涌上心头。

http://s10.sinaimg.cn/orignal/4a0400aed2a2e9172dbd9
签到的情景,返校的同学,在一长19米83的长卷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寓意为1983年入学。本次活动的主要地点在八百人大教室。

http://s5.sinaimg.cn/orignal/4a0400aec3131d0fc2664

  上图:陕西王同学,牛同学和汤群英老师。

  汤群英老师,当时刚从人民出版社调回学校,主要担任李淮春老师的助教。为人极好。多数同学记忆深刻,虽然在学术上算不上是名家,但老师除了传道解惑,慈母般的温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陕西王同学素来不爱学习,颇早就有商业头脑,早在上学期间就在班级里经营方便面和“赖安酸面包”。毕业后也去深圳创业,但不知为何,现在却在西安某著名高校任教。此人后与一吉林大学中文系的女生喜结连理。在同学中有几个段子比较流行。比如他给他妻子写的第一封信的开头是:“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不知为何,中文系出身的其妻居然接受了。
   当时我们考大学的时候,英语普遍不好,很多的音都不会发,王同学破费买了新概念,发现生词实在太多,因此有用汉语标注的习惯。一次山东马同学借来一看,发现,bird一词上面标有:波得,鸟。


http://s10.sinaimg.cn/orignal/4a0400ae8594adc9e8079
   北京刘同学和安老师,安老师是上学期间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现在是知名的俄国哲学和文化问题专家,他的充满激情的讲课使许多同学感受到哲学的乐趣。
    刘同学本班当时的英语课代表,长期随夫旅居日本,新世纪后回国,现在适合做日语课代表,本次同学聚会的主持人。展现了出乎意料的汉语语言天赋。

http://s5.sinaimg.cn/orignal/4a0400ae17885d72fa8e4
 李淮春老师,个子矮小,当时的原理课老师,为全国最流行的哲学教科书作者。上课时带有一些唐山口音。不慎以二胡动作表现小提琴而为同学所“夸张”


http://s6.sinaimg.cn/orignal/4a0400ae73fa52c92ae25
   兄弟班级政经八三级。也是这次活动中另一个有统一服装的班级。他们中有几个男生与本班同住一宿舍,也与本班经常展开足球比赛。当时关系良好,但最近发现许多人已然认不出来。比如我的老乡马一非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就已“形同陌路”,令人感慨啊。
   前排右起咧嘴狂笑者为北京孙同学,中间低头者为天津门同学均是本班某些人的亲密友人。

http://s2.sinaimg.cn/orignal/4a0400ae8f4312a6b3661
    上图:本班女生在老校长吴玉章雕像前。当时男生心目中的“xxx”,现在为人妻,为人母,不知把是否把我们写给她们的信丢在风中。

   下图,穿黑衣者为这次活动的特邀代表,食堂大师傅。
   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班同学们,有几个陆续赶来的同学不及照此集体相。这样的聚会,总会让人由衷的高兴,时间似乎凝固在1983-1987。
   old or not old, it is a question?
http://s3.sinaimg.cn/orignal/4a0400ae4af1ffa6239d2
  本班为这次活动专门制作的纪念册《智慧的年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