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大学2015年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
(2018-08-06 11:46:21)分类: 文化札记 |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开学典礼是一个人的“学业”进入新的阶段的开始,对大学本科新生,尤其是如此。在现代汉语中,“学业”这个概念是指从事学习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它的主要指向是学习。中国文化是学习的文化,是富有学习传统的文化,《论语》一开篇不就是“学而时习之”吗?当代中国的教育仍然是非常强调学习的,现场高中毕业、刚刚跨进大学的同学,应该都已经对我们中国式的学习有了亲身的体会。不过,在我看来,大学的学习观念与中学是有所不同的,一个大学生需要对“学业”即“学”和“业”本身有新的、更高的一种理解。
第一,思学并进,并进就是一齐前进,也就是说,学习是重要的,但单纯地学习知识,机械的背诵知识,是不够的,而更要学会思考。在这一点上,古人对学习的看法是比较全面、辩证的,孔子说“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就是迷茫,只是单纯地学习知识,而不去学习思考、不去锻炼思考,就会迷茫。思考有多种形式,要学会创新的思、科学的思、也要学会深刻的思、人文的思;要学会提出问题,提出与现成知识不同方向的思考进路,也要学会全面的思,把不同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理解。大学与中学本质的不同之一,就是思考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大提高了,改变中学的学习思维,走上思学并进的学习大道,这是我送给新同学的第一句话:“思学并进”。
第二,德业并进。“业”是人们所从事的某种特定活动,往往指与思想道德无关的专业性活动,其特点是“专”。中学生没有专业,大学生便有了专业。中国古人有个特点,对“业”的关注总是和对“德”的关注放在一起,而且以德为优先。相传孔子为《周易》作了解说,在他的解说中提出,“盛德大业至矣哉”,“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君子进德修业”,可见,孔子把盛德与大业并提,把崇德和广业并提,把进德和修业并提,总之,“业”是不能离开“德”孤立存在发展的。任何事业的开拓、发展,都离不开道德的持守与提升。孔子认为德是内在的,业是外在的,有内在的基础,才能发之于外有外在的事业。还要看到,古人强调大业、广业,体现出古人对学业、事业的理解,力图摆脱狭窄的专业化理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朝向宽广的、包涵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大业”,这是我送给新同学的第二句话:“德业并进”。
古代的开学典礼,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敬拜孔子。今天我们已经创新了开学典礼的形式,我就把有关“学”和“业”的孔子的两句话送给新同学,作为老学长对大家的一份祝愿和期待!谢谢!
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