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说
(2009-06-16 07:27:4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思想随笔 |
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的主张:“国学者,本国固有之学也。”“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即中国传统学术。”“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的历史时期。20世纪初,国内一些研究经史的学者作《国学概论》等书,以区别于新学、洋学,于是国学的名称逐渐流行起来。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意,如说“国画”。国学是国人对本国的传统学术之称。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学术,就不能称之为国学了。而本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学术的也不称为国学。如国画不算国学,但对国画的研究属于国学。
“中国传统学术”,内容很广,讲国学有两种讲法,即广义的与狭义的。先说广义的国学范围。《汉书艺文志》将书籍分为六类,一六艺,二诸子,三诗赋,四兵书,五术数,六方技。六艺是经学,诸子是哲学政治思想,诗赋是文学,数术包括天文历法,方技包括医学。以经学为首。
清代编《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大部,经部主体是经学(小学),史部主体是史学(地理),集部是文学和文集,子部包括诸子、兵、农、医、天文、算法、艺术、小说及佛、道典籍。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经学、史学、文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宗教、艺术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最低书目。近代梁启超先生曾将国学入门书目最低限度列为——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梁任公并认为:"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为中国学人矣。"
中国学术思想以哲学、宗教、思想为主要内容,其潮流的变化和阶段:在中国哲学二千余年的的历史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或形态来取得发展。这使得我们常常用一个时期的主流哲学形态来概括这一个时期的哲学。比如,先秦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就习惯把先秦哲学称作“子学”的时代。两汉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经学的形式发展的,如董仲舒、刘歆、马融、郑玄,我们就把两汉哲学称作“经学”的时代。魏晋时期以玄学的发展为主流,以何晏、王弼、裴頠、郭象为代表我们就把魏晋哲学称作“玄学”的时代。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特别繁盛的时期,智顗、法藏、玄奘、慧能,我们就把隋唐哲学称作“佛学”的时代。宋代和明代是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以二程、朱熹、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所以我们就把宋明哲学称作“理学”的时代。当然,在每一时期,除了主流哲学思想而外,还有别的思想存在,但是每一时期的主导的哲学思潮,确实是这一时代的代表。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这些只是简要的线索,如果要细致了解,还需深入研究。
讲座将介绍国学的定义,国学的内容与范围,国学的主体,国学书籍简目,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