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念金忠烈教授

(2008-03-09 18:1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化札记
 

悼念金忠烈教授

 悼念金忠烈教授

前天,在课上,一位来自高丽大学的韩国同学告诉我,金忠烈教授两天前去世了。我听了这个消息,颇觉得有些惊讶,在我印象之中的金忠烈教授好像还没有很老,怎么就突然去世了。回过头来一想,其实我上次见到他,是1999年的事,算起来也快十年了,他也真是上了年纪的人。
    1999年夏天,到香港中文大学开庆祝新亚书院五十年庆的会议,会上遇到金忠烈教授,他题诗一首赠我:

赠陈来教授

 

曾通书上识

今结论场缘

学海浪渐静

断云共取连

 

一九九九、七、十四

韩国金忠烈

我一向不写诗,但有来无往总不行,于是便和了一首回赠:

奉和金忠烈教授

 

闻名久未识

香江乐有缘

论学心更静

会语气相连

金忠烈教授在会上提交的论文是《儒家的共存伦理——忠恕之道》,其中有两段引起我特别注意,一段是:“中韩日越,在受西方文化冲击以前,同属于中国文化圈。其所形成的观念造诣,如自然观、人生观、文化观等是大致相同的。不过同为儒教国家,其所追求的国家目标、社会风尚,不尽相同,尤其国家目标不同,因而教育出来的人民,从心思行态,至国家观、人生观,差异甚大。”另一段是:“大体说来,中国的儒教,重于个人的道德生活,孝悌是成为人生之本然,谦己恕人之风尚甚厚,但忠国爱族的精神,不甚强烈。韩国儒教相信三纲为天经地义民行的根本,偏于家族范围的孝,只知自己家族的利益,缺乏公德,甚至有排他忌人的劣性。日本如前所说,国家目标、国家利益至上,而把所有的道德价值置于忠君爱国上面,勤于组织,忠于君国。”金教授曾长期在台湾生活,他对韩、日的文化更是感由身受,所以他的这些文化观察,我认为是很有见地的。他此文的主要观点,是摒去孝经和三纲说上下服从伦理的影响,突出儒教的忠恕说的普遍原理。对此,我是很赞成的。

我提的论文是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的论文,是我在春天在日本关西大学访问时写的。他在会上并没有跟我讨论我的论文,不过当年秋天他在武汉大学参加郭店楚简国际会议时(我当时在香港未克参加),特别提到我的这篇论文,且有所肯定,而我一直没有机会谢谢他的好意,直到今天,所以在我是很感到遗憾的。

昨天我给高丽大学发了唁电,如下:

 

高丽大学金忠烈教授治丧委员会

高丽大学哲学系

 

惊悉高丽大学名誉教授金忠烈先生日前逝世,不胜震愕痛惜。金教授是当代韩国研究中国哲学最著名的学者,他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研究,深刻亲切,造诣极高。我曾有幸结识金教授,对其学问为人,十分敬佩。他的离世,不仅是韩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不可弥补的损失。专此奉唁,深致哀悼。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2008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