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思想随笔 |
夏天从美国回来,即搬住新居。搬家本来就不胜其乱,书籍堆满了两间屋子的地上,加上我上一年在美国,系里帮我收存的信件杂志拿回来成堆,乱上加乱。乃至许多文件至今还没找到,也有些信件看过后就再寻不到了。其中有一封信,是一未具名的江西朋友寄来的,帮我指出新本《有无之境》的错字,有二十几个。这封信看过后好久都找不到了。国庆放假期间,因找银行文件,结果在一包银行信件中发现此信,非常高兴。
这位朋友指出的错字,有的比较明显,如“善”误为“差”,“忿”误为“念”,当初没有校出。这些错字我想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我自己笔误,那时没有电脑,几十万字的书稿抄写多次,容易有错,而我在校对时并未一一发现。二是排印之错,而我和出版社校对都没发现。《有无之境》旧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那时还是铅与火的时代,铅字排版免不了有手民之误,虽然人民出版社的校对经验丰富,但仍可能有漏网之鱼。
我后来上课用此书时也发现若干错字,但我标注了错字的本子随处放置,与其他的《有无之境》存书混在一起,多年之后就不容易找到了。韩译本在翻译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错字,但当时没有新印的计划,也就没有注意保存译者给我的信。所以北京大学出版新版,我自己不仅没有再看,也没有提供改字的本子,有些字是因新本的责任编辑提出疑问而后改正的。现在有热心的朋友把新本的错字仔细寻出,这对今后再版的完善,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这位朋友指出的各处中,也有一些并没有错的,如我说王阳明“凭记忆与六经四子相印证”,这位朋友怀疑“恐为“五经四书”之误”。虽然这位朋友的怀疑很有道理,但其实这是王阳明自己在《朱子晚年定论》中的说法,而我不过援用其说,并不是错字。
总之,自己写的书,能有这样热心的读者,逐字逐句加以查看,而且不止一遍,这是很难得的。我想,不是每个写书的人都有这样的福气,所以我要感谢这位朋友,也借此机会感谢其他帮我发现拙著中笔误或印误的朋友。
陈来 20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