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艾民先生与传习录注

(2007-01-08 20:38:33)
分类: 序跋

                           傳習錄注序

                                                   

艾民先生的《傳習錄終于要出版了。

現在海內外的朋友多知道我和馮友蘭先生、張岱年先生的關系,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和鄧艾民先生的關系。

艾民先生是我碩士論文的指導老師。1979年夏,研究生一年級結束,當時作教研室主任的張先生(岱年), 要我們中國哲學史專業的十個人,各報自己希望研究的方向。醞釀之后,我看大家多報“先秦”,于是就選了“魏晉”。暑假過后,張先生告我:“你的方向要改一 下”,決定由艾民先生作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艾民先生專長在宋明哲學,特別是朱子和王陽明。于是我就确定以“宋明”為方向,選定朱子為研究對象。以后的研究 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艾民先生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文革前在北大哲學系主掌系務工作。他雖然在北大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可是他最推崇的,是他的朋友馮契。馮契与艾民先生在西南聯大曾同學,又有志同道合之誼,但終究是朋友一般人極少推崇同行中的平輩同學和朋友可是艾民先生多次向我說,他認為馮契的研究最好,要我注意看馮契的東西。也是在艾民先生的建議下,我去旁听了數理邏輯專業的几門課。從這里看,他似乎也很欣賞邏輯分析的方法,因為馮契的特點,就是把馬克思的辯証法和金岳麟的邏輯分析加以結合。

我給艾民先生寫過一些讀書報告,依次為孟子、庄子、公孫龍、易傳、郭。庄子的一篇在1980年北大五四科學討論會宣讀過,郭的一篇發表在《中國哲學》,而艾民先生比較欣賞孟子的那一篇則始終未拿出發表。我也寫過一篇二程報告,未獲發表。但我的用力所在,主要還是朱子。記得上來讀王白田《朱子年譜》時,對于朱子早年的已發未發說,頗覺難明,就寫了一頁問題,請問艾民先生。艾民先生要我自思而得之。于是我自己又去用功,終于深造之而有所得。此中啟發之功,不可不歸于艾民先生。艾民先生很重視國外英文研究文獻,我多次去柏林寺幫他查找和複印英文雜誌的文獻。還要我翻譯過狄百瑞關於李贄的論文。1981年末,他還向主辦方推薦我作爲青年學人去參加1982年在夏威夷召開的國際朱子會議,雖然我未能去成。

1979年到1980年, 杜維明教授在北京訪學,在北大的座談結束后,与北大几位先生同游未名湖。杜教授問起艾民先生的研究興趣,答“宋明理學”,杜即為之一振;又問最喜歡何人, 答“王陽明”,杜大喜之。于是兩人深談良久。當時艾民先生主持北京市哲學會的工作,即邀請杜教授在北京市哲學會講演,艾民先生特為介紹,當時北京研究中國 哲學的名流都在座我也曾有幸敬陪聼

1982年艾民先生從夏威夷參加朱子會回來,全力投入王陽明的研究,那時他給1982年入學的研究生開“王陽明哲學”的課,他寫了講義,從生平到哲學,論述很精彩、很細致。他讓系里把講義油印,發給同學,要同學在講義上面的邊、眉處寫他們的讀后意見。他在學期結束時把這些講義收回,要我來看(那時我已在系里教書),學生如李存山景海峰等對講義的評价也很好。其中王陽明生平的一章,他曾在1981年 秋天全國宋明理學討論會上講過;他認為王陽明是封建時代的聖人,听說這個講法當時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不過他并不在意。他的想法,是以這些講義為基礎,寫成 一本王陽明哲學的書。同時,他又作了王陽明《傳習錄》的注釋,也是交由系里油印,作為研究生的教材,希望經過討論修改后成為專著。這個時期是他學術創造的 最旺盛的時期。他的這兩部陽明學的著作稿,代表了80年代初中國大陸王陽明研究的水平。可惜,1983年 他發現癌症,次年過世,否則,他給予中國學術界的貢獻一定會更多。他患病住院期間,我曾多次去探望,當時他在醫院仍在抓緊修改這兩項研究。在剛剛住院時, 他對我說,王陽明哲學的書,還差几章,如果來不及,希望我幫他補寫這几章;而《傳習錄》的修改如果來不及,就希望魏常海幫他完成。最后,傳習錄終于還是完 成了。而王陽明哲學的部分后來也由馮契先生將之与艾民先生有關朱子的論文合并,在上海出版。

多 年前,楊祖漢教授听我說起艾民先生有關于《傳習錄》的書稿,對我表示可以安排在台灣出版。于是我就將此意轉達給鄧師母左啟華教授,她為了書稿的打字,付出 了多年的辛苦。現在,這部書終于付印,既可以告慰艾民先生,也使鄧師母的心愿得以達成。書將付印,鄧師母要我寫几句話,我就將艾民先生与我的淵源往來,略 表出如上,亦用以紀念艾民先生。

 

                                                  陳來

                                       ○○○年二月於香港中文大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