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一月的天空

(2022-11-10 22:05:28)
标签:

十一月

立冬

永恒

分类: 影落池里

十一月的天空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六节气之首,表示冬季开始。冬,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季作物都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们也藏起来准备冬眠。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起来御寒,这些特征都体现了一个“藏”字。

 

“冬”,是一年四季的终结;冬,四时尽也。“冬”字相对于一些可见的事物来说,它是一个抽象概念。古人对于抽象的字,一般会借用一个形象的物体来表现。甲骨文、早期金文的“冬”字都像一条绳子的两头各有一个绳结,表示终结的意思。意味着到头,完结了。

 

从商代一直到西周前期,古人的一年只分春秋两季。“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此时的“冬”仅有今天”终“的意思。直至西周中期,才出现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于是,人们就借用”冬“,来称呼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

 

战国中期的金文中,”冬“字有了很大的更新改进,人们在原来的绳圈里放了一个”日“,表示太阳被遮住,热量被屏蔽。天气寒冷加上了”日“字的金文,更加形象地表述了冬天环境的特点,”冬“字不单单是表述一年之”终“,更加表示是天气寒冷的季节,这样便给人们一个相对更加直观的感受。

 

再后来,人们又给”冬“字增加了”仌“的元素,更切合冬天的实际情况。为了表明冬天的气候特征,小篆去掉金文中的”日“,保留了表示寒冷的”仌“元素,这样的改进似乎更加合理一些,毕竟”日“表示太阳,还是给人有温暖的感觉。至此,原本表示”结束“”终结“的”冬“,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寒意袭人的”冬“了。

 

隶化后,小篆”冬“上部的包裹形状被写成”夂“,下部”仌“被写成两点。

之后,”冬“字便被定型下来,古人为了把寒冷的冬季说得清楚,确实费了不少心思。同时,也可以看到汉字的发展不是越来越简化的过程,而是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完善的过程。

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休眠蛰虫休眠,气候也由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转变。

 

古时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以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在民间也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入冬以后起居调养,都应该以”养藏“为主,冬季健康养生应讲究进补均衡。冬季除了进食热食,或性热的食物外,适当吃些性冷食物或凉菜,不但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十一月的天空


 

似乎是一夜之间,城市在阳光下静默。这个词也不知谁发明的。咋不用静坐?一人可静可默,两人亦可,三人要静还默真是神仙也难做到。于是乎,11月1号晚八点多,得知河东一家饭店被封,必知不妙,2号上午吃过早饭拿了小车直奔小区超市。

 

乖乖,进去已水泄不通,进去的出来的混成一团。不容再看,直奔粮米酱醋柜台取了一袋米,再拎一桶食物两把陈裕明鸡蛋荞麦面各一把,心稍安。转入生鲜柜台,猪肉卖空,只拿了一盒冰冻和两片豆腐。返身转向蔬菜瓜果摊,抓了两个西红柿,土豆若干,豆角一把赶紧排队称重。等待称重的队伍已拐了长长一道弯,心想不好。眼睛一瞅见水果柜台无人排队,拖了小拖车就直奔了去。服务员挺好,有些记不住代码的价格,隔了柜台大声问那边的服务员。好不容易称重打价全部弄妥,赶紧又去收银台排队付款

 

人在队伍中,脑袋飞速运转对了,老妈交待的糯米没买即与排在身后的人说了一声,赶紧离队却寻了一个不见有糯米,服务员说估计是没有了。转身瞧见鸡蛋一盒,顺手取。待返回收银队伍,那小拖车仍在原地,移动的队伍比开始移动了好几位,于是返回拎了拖车再站回队列里,前后顾客倒也没多余口舌。

 

排队付款拖车回家一路无话。到家却不见老母。拨了电话,母亲说,在超市。再问哪个超市只听电话里,传来老母声音,肉多少钱一斤?没辙。把刚买的菜放置案台,又拖了拖车飞出小区外,横了马路,直奔钱大妈。此时,大白天里大妈已灯灭人静,空无一物。隔壁"谊品生鲜"也是人稀马,柜台一片狼籍。

 

生鲜柜台仍是不见肉,却见有鲜鱼,挑了一鲫鱼,等服务员剖鱼之际,又在别的柜台拿了鸡蛋糯米,又拎了油一壶。此时,接老母电话,她在小区超市外等我。

 

老天,敢情母女俩刚才在同一家超市购物,竟然没遇。于是付款,拖了拖车马不停蹄往回赶,顺道拐入另一家超市抱了颗大白菜,外加一把小葱。

 

赶到小区超市,与老母汇合,她那里又是一大包扎实的底货,到底是老江湖,硬是让她抢到了新鲜的猪肉,猪肝猪心,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说3号,今天。原本说做好做核酸三天三检,结果通知全员取消,原因是担心众人聚集恐被感染。不一会儿,微信中从传来各种消息,全市除了二桥,其余各一三四五六七桥已封闭。可见情况不妙于是又一径向小区超市奔去是人山人海相比昨天更甚,又是排队称重再排队付款这一波操作下来,已累得人仰马翻晚饭后小区通知各家各户派一人前去领”临时出入证“,明日起只凭”出入证“进入小区兀料,第二天这张薄如纸的”出入证“只用了半天就宣布取消,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全员在家静默。

 

 十一月的天空


晚秋初冬下午的阳光暖洋洋照在身上,让人禁不住满心喜悦。假如世界明天塌陷,想想曾经拥有一个如此美妙的下午,一生中所有的遗憾,我以为都可以在这种暖融融的氛围里给一笔勾销。

 

阳光从西面阳台一扇独立的玻璃窗投射进来,坦荡荡一径倾泻在书桌上。桌上铺着一本打开的字帖,是王献之的小楷《洛神赋》。一张被我裁成细长条的元书纸,上面密麻麻写满了刚临的小楷: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从仿偟神光离。一撇一捺一点一横,转折提按轻重缓疾,有的清晰干脆,有的粗重生涩。一个简单的笔划写了又写,一个简单的字重复了三遍五遍。这些字虽清雅不足稚嫩有余,但那一束踏窗而入的阳光带着金色的光辉装饰了它们。

 

阳光下,这些方块字细糯如苔米,在金灿灿的光晕里舞之蹈之,让人禁不住想要去捕捉浮尘里一丝若隐若现的气息。那是一段隐没在历史时空中,却从不曾被时代磨灭遗忘的璀璨文明,它们从泛黄的故纸堆里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中走来,从古老的器皿、敦厚端仪的古建筑中悠悠散发出来,从一个个被传诵的神话中不经意走来,并将永远伴随着我们的黄皮肤一直走入下一个时代。

 

此时是下午三点来钟,阳光热烈如正夏。“唰”一把扯过窗帘,那光透过米色的窗帘顿时柔和起来,小小一张书桌刹时更显得可爱了。一支烤红竹杆汲古毛笔、一方小小素心椭圆原石砚台,一杯枸杞菊花茶。质朴无华的笔墨纸砚静如处子,它们只占据书桌小小一角,在这纷杂的世界里,寂然不着一语。而此刻坐在书桌前的我,却似乎坐拥整个世界,窗外风光无限车马喧嚣却不抵眼前这一张书桌带来的富足安稳。

 

马克西姆的一首钢琴曲《时光倒流》萦绕在空中,清柔如水。多年后,回忆一生中曾有过这么一刻,全然的拥有过一份大自在,尽管只是坐在窗前享受了一缕冬阳而已,但当下却是如此真实的活过,并感知到了它一份无言的神性。这一刻,正如舒国治曾在《理想的下午》写“……过日子,过一天就要像长长足足地过一天,而不是过很多的分,很多的秒。那种每一件事只蜻蜓点水,这沾一下,那沾一下,急急顿顿,随时看表,到处赶场,每一段皆只是一起便休,是最不能享受事情的。”

 

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某一天屋外大雨滂沱,我跪在灶边的长条凳上,叭在窗口看屋檐下倾泻的雨水。一条街岑静寂然,连狗都没吠一声,天地间似乎只有我和窗外”哗哗“不止的雨水,那雨水带着前世的宿命一遍一遍冲刷了门前的青石板,那一刻就这样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还有秋天的傍晚,膝上摊开一本书,窗外半岸青山半斜阳,一片静谧的世界,此刻恰如弘一法师所作谒语: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天心月圆,花枝春满。

 

生命中每一秒是一个宇宙,而所生活的这一就是当下所处的这一赋予它生命,它便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镂空的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