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枇杷结青果

(2022-04-28 22:20:06)
标签:

枇杷

春天

分类: 花入衫中

一  苔玉小叶达摩

书桌前一株“苔玉小叶达摩”是年前网购的,一盆微型小绿植。店家培植了很多这种小景观植物,每一株都玲珑别致精巧讨喜,困难选择症者真是左右为难无从下手。其中一株名为“达摩”,不明所以,就像饭馆的菜单,“粉丝炒肉末”命名为“蚂蚁上树”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幸这株“小叶达摩”置于几上,青翠有格,也颇有几分“达摩”静默禅思的样子。

 

从冬到春既而又夏,它还像买来时一样,不见长大。当然,它是活的,无庸置疑。米粒大小的叶子油亮苍劲。只是细枝末梢钻出针粒般的细子芽,保持着一种停滞状态,如达摩一般禅定了吗?根部包裹的苔鲜球,随时光流逝,倒明显缩了水,像女子从青春步入中年,时光如一把利刃,刀刃上流淌着满满的胶原蛋白,没有人可以逃脱岁月深情的“抚摸”,包括眼前这株绿植。

 

只有悉心陪伴,保证它生存所需足够的水分,它的生命才能持久呈现出青绿本质的生态。外出超过一周,就要考虑带着它一起行走。眼看气温渐高,除了日常叶面补水,每隔三四天要把它浸泡在水中,看它咕噜咕噜向上直冒小气泡至消失 ,那情景像人渴极了喝水,喉结一上一下的蠕动。

植物它也是需要呼吸和空间的。

 

奇怪的植物,主干不枝不曼,倒是根部苔球,竟中长出两根小草来,纤细瘦长,宛如一棵小豆芽,顶端左右各一片小小的叶子,实在是太调皮了。才不过两天的功夫,嗬,它又长高了,不远处又钻出来一根,怯生生的打量这个星球,也不知接下来它们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呀。

 

河西到河东,我陪着它们一起迎接夏天。


枇杷结青果


 

二 香樟花雨

这是四月下旬。回到旧屋的第三天,决定走一走那条小巷。原本,朋友约定过来看我,一起去爬山的。哪知,夜里下了一场疾雨,于是约定取消。谁料,第二天竟大晴无雨。

 

已入梅。天地湿漉漉的,空气中充盈着潮湿的水分子,阳光清亮又刺眼。一夜之间,地面落满了香樟树花籽。一个大伯机械的拿着扫帚一下一下把那些细籽儿扫拢,地面的水面的树下的,他像个扫地僧不言不语,不一会就堆起了一处香丘。树上有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一声,间或又传来一声,远远的,又静了。

 

抄近道走小区后门,见门锁上了,试着左右旋转锁扣,却怎么也没把门打开,正发窘,一位老人路过示意我直接往外推门。果然,轻轻一推门开了,“还有这么神奇的锁!”真逗,感觉自己实在是被封闭得太久了。

 

枇杷结青果

仍是这条熟悉的小道,曾在这来来回回走了七八年,庆幸它还在,旧日的风景里可以把心安下来,去偶遇一个曾经的自己。

 

踏进小巷,一丛叫不出名字的杂草,和从前一样乱糟糟的肆意横生,认真看了一下,有好几棵构树、蒲公英,它们高高低低囫圄的生长着,绿油油的,似乎从不考虑明天,只管当下尽情茂盛滋长,有风就吟唱,有雨就吸足。

 

这是一条真正的小巷,长约100米,穿过小巷经过另一个小区,再往前就到了建设大道,那是城市的主干道之一。一眼望去,围墙上加高的一圈钢丝箍格外扎眼,显然是新安装的,目的不外乎是防盗以增加安全感。一墙之隔分出两个圈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无可厚非,不说也罢。不过之前,墙头布满了倒插的玻璃碎片,升级版的防窃工具不知是更人性化了还是更美观,或者防御功能更强?

 

枇杷结青果


迎面而来是一株老樟树和一株参天水杉。还记得夏天时,老樟树华盖如云繁茂苍翠的风姿。如今树还在,却被截了枝,主干也拦腰砍了。不说多,至少二十年的树龄是有吧,发生了什么?好在老树强旺发达,春天来了,一枝旁逸斜出欣欣然又生出翠红的新枝,生机蓬勃。水杉那么高,好奇它的叶子羽状似的轻柔细小。蓝天白云下,它们谦卑地站成一棵树应有的样子,漏下点点阳光,那光影随风而动,除了美好一无所有。

 

枇杷结青果了。小巷深处唯一一户人家仍是大门紧闭,静悄悄的。门上春联贴着“开福门四季平安  发财地八方进宝”,这是一方平民百姓新春伊始,对未来生出的美好愿望,朴素又带着些世间的小小贪念。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明知心意难遂,但一年一年新年到来时,依然会许下种种心愿,尽管它们在现实的撞击下支离破碎,迫于无奈,人们不得不一面黯然神伤又不忘坚定执着朝前,一如院中那株枇杷一年一年黄了又绿,绿了又黄,终将硕果累累。

 

三  没有看见的绣球花

走出巷子迎面一片开阔的坪地,这里是老旧小区居民住宅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一数,六层楼,那时的人真吃得苦哎。这些年,小区不断改造升级,外墙粉刷,车位规划,安装健身器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整洁有序,真心不错。

 

顺路拐过来,小巷虽然弯弯曲曲,到这却变宽了,能容纳一辆车的通行。这是一处平房,有好几十栋。记得走上几层台阶,有一户人家是种了绣球花的,一定要去看看。

 

找到了那栋房子,一样的地势一样的台阶一样的屋前摆着几盆花,却独独不见绣球。一个女人正勺了些水给花盆里的紫苏浇水,“我记得这里原来有一株绣球啊。”她抬头看了看我说,被人偷走了。这也能偷走?她不置可否的摇摇头,真是沮丧。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阳光下,望着这老小区,真是百感交集,这平房尽早是要被拆掉的。几年前,出出进进,这里还颇有些人气,常有几个老人坐在这里打扑克,又争着笑着叫喊着,好不热闹。到了开饭时,恰巧路过还能听到人家里传出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响声,空气里膨胀着豆豉辣椒呛人的味道。如今这里静悄悄的,很多人家都搬走了,房门紧锁,白天没有动静夜里不见灯火。记得那一栋有一个小女孩和她奶奶住在一起,那是个有些智障的孩子,大头脑袋胖胖的,常常端着一只碗,笑呵呵地看着走过的人,如今也不见了。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坐在门前,她歪着头望着某一个不知处,愣愣的,不知想些什么。

 

路边那株广玉兰还在,高大青绿,已打了好多花苞。它穿过人家的厨房,静静地伫立着,不言不语。它是品尝过人间烟火味的,咸淡甜苦辣,不知它最喜欢那一种滋味呢?

 

枇杷结青果


 小巷出口不远,有一家零食铺,进去挑了些自己喜欢的零食,酸奶提拉米苏鹌鹑卤蛋之类。转身出来已近中午,风和日丽,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空气中交织着香樟花和苦楝花的香气,让人感觉眼前一切可亲又可爱。

久居河西,新开区那种规划严谨,居民进出刷卡的出入方式,虽然安全度大升,但离这种生龙活虎的生活实在太久远。


信步往前,这里依旧是棚户区住宅地,规划井然有序。买菜回来的人站在路边和熟人说着话,不着赶时间;孩子们跑啊跳啊,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晒日头。他们快乐自洽,如屋门前那一溜花草,虽然都是家常花儿,但它们在阳光雨水的滋养下,鲜艳明亮生机盎然,自有一番天然去雕饰的恬美端庄。远处,一株葡萄藤下,俩个女孩倚墙而立,她们开心说笑着,偶尔打着手势叽叽喳喳。说什么呢?一定是有趣的事吧,让她们在春天最后日子里,回忆起来脸上依然是甜蜜的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橘子花开
后一篇:岁月留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