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见你,即使在远方

标签:
蓄积芒种逝去的情怀 |
分类: 影落池里 |
如果植物会说话,它的记忆又有多久远呢?阳台上那盆吊兰失忆了两年后,忽又苏醒过来,哦,原来前世我是一棵会开会的植物!仲夏某一个上午,惊喜地发现它又开满了鲜花,抽出三枝长长的吊兰。
那些不开花的日子,原来一直在积聚,没有放弃。
遇见一朵花开,是一种恩泽,上天赐予的福惠,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与自然同频显然因人而异。
芒种之后,日日是丽日,生活重又回到朝九晚六的节奏中。网络中常见一句话,不逼一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读过莞尔一笑,不置可否。但细想想,这不就是我们曾经毕业时,最励志的临别赠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另一版本?只是语义较过去更鲜明张扬罢了。
隐入人海中悄然不见,包裹自己的低调模式,今人难以理解。明争暗斗抢占C位,夺人眼球,恨不能30秒强占对方大脑,植入记忆深处,让你无法忘却,是一个时代的新标杆。
英剧《唐顿庄园》中的贝茨先生,一直记忆深刻,柔软而隐忍,正应了那句“生于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这是一种超然境界,一种渐渐没落被时代遗弃的精神,我们只能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中去品读感受这种情怀,它细腻正气圆融而绵长,读懂领略了它们,峥嵘岁月山穷水尽时,心中都会一亩良田。
现代人追求“躺平”,“躺平”的前调是从容闲看云卷云舒,将压力化动力。而无视压力与纾解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好比小女孩一味追求处变不惊,节奏稍把握不妥,反落入迟钝与冷漠中而失了本我。处变不惊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综合能力,历经荆棘漫长的岁月会慢慢锤打你,只要你对生活有足够的虔诚。
每日下班,迎着夕阳而归,落日的光芒透过车窗直入眼帘,耳边风声猎猎。下了大桥驶入滨江路,湘江水阔云天,夏日正是最艳时,人生拐个弯也有风景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