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看病难——找医生
(2024-12-12 20:41:21)
标签:
2024德国健康找医生 |
分类: 生活 |
书接上回,急诊医生交代我,回去以后立刻找医生看病,寻找疼痛的来源。
这里要先交代一下德奥两国看病的流程。和国内很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病人看病不是去医院而是去医生们开的诊所。也就是字面意思:看医生。说到这里,必须要说一个题外话,就是我们刚刚学英语的时候,’看病‘的短语是:to
see a
doctor,就是去看医生。当年的我相当困惑:我生病了,难道不是医生看我吗?而且我看病都是去医院啊!所以,之前很多年,在表达看病这个意思的时候,我一直很执着地使用:go
to the hospital,也就是’去医院‘。
等到了欧洲以后,才知道,不是大病,一般人看病还真不去医院。呵呵......
好,说回看病流程。一般,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家庭医生,也叫全科医生。这类医生能看一般的小毛病,比如感冒发烧。如果遇到比较专业的病情,他会给你开个转诊单,让你去专科医生看病,比如转去皮肤科,内科什么的。在以往人口流动不大的岁月里,家庭医生也大多是祖传的手艺,一个家庭医生的一家三代管着他附近街区很多家庭的一家三代。其实,时至今日,大多还是这样。每个家庭医生都有自己一批固定的病人。这些年,德奥两国的医护人员,据说因为工作环境和薪资问题,流失也很严重。而随着难民涌入,病人在增加,医生在减少,所以,我这样的流动人口想要找到一个有空位的家庭医生很难。之前,家属尝试过在德累斯顿找一个心脏科医生,未果。好一点的医生根本就不再接受新病人。
周一,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网上寻找家附近的家庭医生,最后,在我把自己描述成不看医生,右胳膊可能就保不住的凄惨状况下,在一个下一个空闲预约是明年1月7号的诊所里生生争取到一个12月10号的约。
在找医生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这里的绝大多数诊所,一周开五天,每天只接待病人四个小时。本来医疗资源就紧缺,医生还只上半天班,难怪看病这么艰难!
说起来,好多年了,我都没有正经去看过医生。记忆中最后一次去看病还是2011年前后因为过敏到快要死掉的时候。那之后,我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去看过病。所以,对这次看病,我居然还有点小小的雀跃。回头可以再说说。
前一篇:在奥地利看急诊的经历
后一篇:2025年的新年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