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文观止》中的乐趣——谈判的艺术

(2024-06-23 16:42:44)
标签:

2024

古文观止

学习

郑子家告赵宣子

铤而走险

分类: 说学逗唱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一再衰败,对王国的掌控越来越弱,于是开始出现各种诸侯国。有强势的大国,比如春秋五霸,也有很多我们可能连名字都没怎么听闻的小国,比如蔡国,陈国,滑国。一时之间,战乱频仍,烽烟四起。大国自然是想要更强更大,夹在各大国之间的小国,有做大做强野心的并不多,更多的只是想在夹缝中求一个生存。于是,一个忠诚可靠且成熟的外交家就显得尤其可贵,有时候,一个好的政治家能救国于危难。

这天读到的这篇《郑子家告赵宣子》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子家是郑国的执政大臣;赵宣子是晋国的执政大臣。其时,郑国夹在楚国和晋国两大强国之间,左右逢源也左右为难。两边都是爸爸,但凡一碗水有一点点没有端平,就是灭顶之灾。这一天,不知道为了点啥,晋国对郑国表示了不满,话里话外都是指责郑国想要投靠楚国的意思。恐怕是在为灭了郑国做舆论热身呢。

几千年后的我都能猜出来晋国的意图,当时的郑国朝廷上下更是充满了山雨欲来的惶恐。脑袋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悬挂久了,天天处在不知道这剑什么时候就掉下来弄死自己的恐慌中待得够够了的郑国老大郑穆公也是豁出去了,让自家执政大臣写了一封信给晋国。主要表达一个要么和平共处,要么鱼死网破的意思。

于是郑大臣子家洋洋洒洒不到四百字,历数了他家老大继位三年来亲自或是派太子或是派使节前去晋国朝拜的次数,基本详尽到了年月日。然后还列举出郑国为晋国拉拢了哪几国小弟,为它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主要突出一个忠心不二。接着说,我们都这样五体投地了,你们晋国要是还不满意,那么我们也只有灭亡一条路了。如果真的把我们逼到亡国境地,那么‘畏首畏尾,身余其几’;又说‘鹿死不择音’,’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反正都是一个死,与其窝窝囊囊死掉,不如背水一战,拼个鱼死网破。

啊!有没有发现,好几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畏首畏尾;铤而走险;鹿死不择音;用了这么多年之后,终于知道这些成语的出处。真的有点小快乐!

子家说:一个人去了两头,身子剩下来还能有多少?这表明他们已经到了灭国危险的边缘了;鹿死不择音;这里‘音’通假‘荫‘,说,鹿到了生死关头,哪里有时间选择躲藏的地方;’铤而走险,急何能择‘生死关头只能一路飞奔,根本就没有退路和选择。那个意思,逼急了我们,我们就是这只鹿,必定倾全国之力与晋国决一死战!

郑子家这封书信,摆事实,讲道理,寓坚强于恭顺,藏威胁于大义,有理有节,层层递进。既不显得自己羸弱好欺,又不会让晋国觉得受到了冒犯。甚至可能会让晋侯(晋灵公)产生一种:人家郑国都这么谦卑柔顺了,我还怀疑人家,还想灭了它,我真不是人的内疚。事实也是,收到信后,晋国无言以对之下,提出和解,甚至主动给郑国送了两个人质。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很完美的弱国外交案例。两国不伤一兵一卒就化解了一场灭国之灾。政治家的智慧有时候是抵得上千军万马的!现如今,我们的科技发展了,武器强大了,但有智慧的政治家也很难看到了。不然,俄乌,巴以也不至于打到今天。唉~真正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