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美好的不期而遇

(2018-10-29 06:19:33)
标签:

2018

马耳他

友情

杂谈

分类: 生活
前两天,突然看到许久没看过的skype上有留言,打开来一看,居然是多年以前我还在国内上班时对手公司的一个老朋友。他说,前些日子他去了趟南昌,路过广场以前的一个图片社旧址,就突然想起了我以及我们在同一个市场殊死搏斗的那些旧时光,于是翻遍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只在Skype里找到疑似的我,最后一试,没想真找到了!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还是有点小激动的。回望我在国内工作的那十年,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到今天,居然都没有一个当年的同事还在联系着。可能因为这样,对于那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几乎都没有怎么回忆过,于是记忆都淡得快要没有了。真正没想到,这么多年以后,居然是从前的老对头先把我想起来,然后主动找到了我。也算是没有白竞争一回。

讲起来,跟这位仁兄在同一大区工作的时候,是没有交谈过的。在客户那里遭遇过几回,都是客客气气握个手,道个好,该谁走人,谁走人。当年他戴个圆眼镜,高大白胖,客套假笑的脸上总是一头大汗的样子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而他对我的印象也总是停留在:一个胖丫头,一脸自以为掩饰得很好的,带着嫌弃的微笑。因为怕自己年轻镇不住场子,还故作老成地,虚张声势出一点大姐头的架势。后来在聊到上面这一段对对方的印象时,我俩都放声大笑。多么年轻而快乐的时光啊!老话说的对,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对手。那时候,因为有共同的客户,而且客户们完全没有隐私概念,也没有什么忠诚可言,都特别愿意对我们双方透露对方的消息。于是,我真是连他们团队今天晚上约了谁去哪里吃饭,之后直落哪家KTV都了如指掌。估计他们对我们的行踪也是洞若观火的。但那时候的竞争还是非常良性的,我们为各自的公司在市场上打得如火如荼,不亦乐乎,甚至还上过法庭,打过官司。但是从来不牵扯个人。所以,从始至终,我们无论在什么场合遇见,都还能热情友好/虚情假意地打个招呼。

我们之间关系的神转折出现在他调离我们这个大区之后。有一天收到他的电话,说他上司特地到了南昌,想约我见一面。这在同行中其实是蛮忌讳的。我忘记当时有没有问清楚他约见我的目的,但是,这位上司在行业中名声很好,而且这样的约见也让我很好奇,于是去了。唉~现在想起来,当年的自己真的是非常的纯情且忠诚,面对对方提出的,好得异乎寻常的跳槽条件,我居然say了no!如果当时答应了,可能我今天的人生会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吧。当然,对于这个回复,我当年没有后悔,到今天依然没有后悔。所以说个性决定命运,反正不上大刑伺候,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叛变的。应该是这之后的两天,这位对头先生特别急人之所急地约见了我两回,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虽然我没有被他的真诚打动,但在内心里也把他从一个纯竞争对手划归了熟人,估计就是那之后,还留了他的电话。

99年,他移民之前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别,恰好那时候我在上海出差,于是约了晚饭。因为是同行而且曾经在同一个市场鏖战过几年,当我们抛弃了对手身份,尤其他都已经离开行业的前提下,我们两个居然聊得非常投机。尤其聊到对一些客户的看法和分析,那真是英雄所见啊!不知不觉,我们那天居然聊了一个通宵,真正痛快!

再后来,大概也是保持了二,三年的联系,然后,慢慢的,就如同其他的同事一样,失联了。而这一次重新联系上之后,我们屈指一算,居然已经有接近二十年没有再见过面,心里都是一哆嗦:时间啊,真是过得太快了!!!最后一次见着的时候,我还在奔三的路上,他也才三十出头没几年;今天,我在奔五的路上,而他已经五十出头了。矮马,这一行字写出来的时候,心都在滴血,岁月真是一把养猪的饲料啊!感慨完了之后,我们决定视频几分钟,因为都很有兴趣知道,这把猪饲料把对方喂成什么样儿了。

当两个人同时以右拳遮胖脸的姿势出现在视频里时,二秒钟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放声大笑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双方记忆中的胖脸居然都还在,而且因为脸胖,面目保持得也还算好。说到身材,会谈双方纷纷表示自己最近对身材管理得都还不错,都没有超出自己的年龄和身高段里的最大值。但是,没有人敢站起来秀一下自己被管理得不错的身材。一场美好的不期而遇 视频的几分钟里,我们先是非常商业性地互相夸了对方几句,可没有几句话,就开始互怼,气氛之欢快,跟二十年前竟然没有太大区别。有时候觉得,‘朋友’是个很玄妙的事情。跟这个老对手能成为朋友,大概也就是‘白发如新,倾盖如故’的那个意思吧。

记得他中间讲到过一句话,由于当年他所在的公司在某些区域呈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他对于我们公司所有的印象几乎都来自于跟我共市场的那几年我的表现。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好几年前写过一个小姐姐的背影,在那篇作文里最后我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尽量以自己觉得最好的面貌出现在人前,真的不知道,哪天哪个人看你的哪一眼就成了永远。于是,你就不单单是你自己,而是你的家庭,学校,城市,省份乃至国家的代表。而朋友上面这段话,好像也是呼应了我以前的想法。于是,很庆幸,他看到过的我那几年正是我人生最兢兢业业,奋发向上的阶段。也因此,让我自己,我曾经的公司,乃至我们南昌妹子都给别人留下了还算正面的记忆。忆往昔,看如今,觉得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余下的人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