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嫁国外需慎重啊!
(2017-08-27 05:54:44)
标签:
2017马耳他闲谈杂谈 |
分类: 生活 |
前两天,在海边健步走,后面突然追上来一个人,特别执着地用英文,日文,中文轮番跟我打着招呼,亦步亦趋,不离不弃。我实在装不下去没有听到和看到这么一个人,只得也回应了一句‘hello'。于是,这一下,就更加甩不脱了。
这位貌似年近七旬的老兄是真的能说。在我们同行的大约十分钟左右的路程中,就把他的生活状况说了一个大概,其言简意赅,直击中心的能力让我颇相信他真的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当年上课的时候,教授说过,一个人能够全神贯注于一个演讲的时长一般情况下是20分钟。所以,一个好的presentation就应该在这点时间里传达出所有你想传递的信息。且PPT要做得简单,明了,切忌长篇大论。这位老兄很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前十分钟内已经将所有重要论点铺陈开来了。但作为一个学过演讲技巧的人,我很果断地在他即将切入正题的时候打断了他,告诉他,我家就在前方,必须跟他告别了。看着他很有一些失落的脸,我在心里偷偷地给自己点了一个赞。姐总算也是读过书的,不那么好骗啊!
总结一下他十分钟的发言吧:
头一样,他在’你好‘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今年49岁。虽然我一直知道老外看起来显老,但显老成这样的也是不常见的。紧跟着他解释到,这是家族的遗传,秃顶,皱纹,他也很无奈。
接下来,他说,他是马耳他土生土长的生意人。家住在St.
Julians,家里有游泳池,有花园。有看过我之前作文的朋友知道,我搬家之前也住在那一区,是一个旅游的中心区。虽然吵得要死,但也是寸土寸金。在这一区有这样豪宅的人家,非富即贵。
再来,他居然有一个中国的老婆,一个12岁的女儿,趁着暑假,他把她们打发回大连的丈母娘家三个月。也就是说他现在是单身一人在豪宅。
接下来,他问道:你是来马耳他学英文的吧?结果还没有等到我回答就指着路边一张长椅说,他和他老婆就是在这里认识的。我还以为他开玩笑,结果他很认真地说,是真的。然后就跟我说了一个全家三姐妹靠跨国婚姻介绍所出国的故事。真是令我眼界大开!
原来,在网上专门有这样的中介机构,给想嫁出国的女人们牵线搭桥。首先,这家太太的大姐通过这个中介认识了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几封邮件往来,嫁去了美国;紧跟着,二姐不知道是不是通过同一家公司嫁去了英国;可是到了他太太这里的时候,运气没有两个姐姐那么好。也想嫁去英国的她,交了一大笔中介费,被骗到了马耳他之后被告知,去不了英国了,中介费也一分不退。就在她即将走投无路,坐在海边长凳发呆的时候,被这位老兄三言两语就勾搭上,以救世主的姿态给她解决了一切问题。
说到这里,这个男人冲着我一挑眉毛,志得意满且非常猥琐地笑了一下。这一笑把我从刚才过多的信息带来的震惊中点醒,我回他一笑告诉他,我比他小不了两岁,也没打算在马耳他天长地久,前面就是我家,再见。
回家的路上我又把这三姐妹的故事想了一遍。我不知道她家大姐和二姐的婚姻生活是否美满,但她自己的看上去实在不怎么样。结婚起码十二年的丈夫,找到机会就把她们母女打发回国,然后自己一个人在马耳他四处撩妹。可以想见,她在家的日子也不会得到丈夫太多的尊重。当然,物质生活可能是丰富的,但是人活一世,仅仅就是为了吃好穿好么?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还是对此不多加评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只要达到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哪怕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可能也不大要紧吧。只是,如果各位朋友身边有这样想盲嫁到国外的朋友,希望你们能让她们再三考虑一下,这样盲目外嫁的生活可能真的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美好。好运气的肯定也有,但一定是一小部分。
其实,再仔细一想,站在我目前的立场上,就更加没有说三道四的资格了!人家好歹还为了想要嫁出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过,我呢?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到整天吃喝玩乐都不思进取了,有什么资格说人家?算了,收收心思洗洗睡吧!
前一篇:迟到了几十年的小怨怼
后一篇:千年的铁树终于要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