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回家——江西米粉

标签:
2017回家中国南昌美食杂谈 |
分类: 回家 |
我个人觉得吧,要说江西的美食,最享誉国内外的莫过于江西米粉了。前几年,欧盟对中国进口食品安全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所有的亚洲超市都有‘江西米粉’卖。管它是不是江西出产的,但不贴上‘江西’两个字都不好卖,这是个事实。这两年,亚洲超市里面就只有越南米粉了,颇令人扼腕叹息。
对于我们这样吃着江西米粉长大的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来一碗粉啦。炒粉,汤粉,拌粉,不拘什么做法,是粉就好。
开头两回我点炒粉的时候,贺老师总是端着一张欲言又止的脸,颇焦躁地看着我,但忍了又忍,愣是什么都没有说,由着我吃去了。但到了第三回,我表示再要吃粉的时候,贺老师严肃而坚定地制止了我,说:如今这米粉不比得从前,里面各种添加剂数不胜数,对身体不好。偶尔吃两回可以,多了不行。那之后,无论我怎么撒泼打滚,摇尾乞怜,贺老师都没让我再得逞一回。
要说,我算是一个非常好性子的人。就看我在贺老师这么多年如一日地严密监控下还能欢快活泼地成长就知道了。可再好性子的人也是有底限的不是?不让吃就是我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底限。于是,某一天的早上,我爆发了。我用一张破釜沉舟的脸告诉贺老师,今天早上我要去早餐米粉店吃拌粉,皇帝老儿来了也劝不住我!说完,就拉着贺老师出门了。嗯~之所以要拉着贺老师,主要是为了有人给买单。
未几,我们走进了映入眼帘的第一家米粉店,我毅然决然地点了一碗想了很久的拌粉,坐下来,心情舒爽地开吃。

贺老师一脸傲娇地拒绝了粉店大姐也要给她来一碗的好意,不情不愿地替我付了钱,然后一屁股在我对面坐下,开始叨叨。从吊白块,增稠剂到米粉作坊的卫生,以及人家做米粉的人自己都不吃米粉;之后又谈到如今店家为了控制成本,心黑肺黑,不把食客的健康当回事,尽买最便宜,最没有安全保证的米粉给你们吃……大清早的,粉店也没几个客人,贺老师耳背嗓门大,估摸着粉店大姐都听出内伤了。我赶紧加快了速度,想着赶紧吃完了走人,免得被人打。就在我把最后一口送进嘴里的时候,贺老师做了一句总结性的发言:就今天早上这碗粉,你基本上等于是吃了一个菜市场里面的那种廉价小白塑料袋。

贺老师一脸傲娇地拒绝了粉店大姐也要给她来一碗的好意,不情不愿地替我付了钱,然后一屁股在我对面坐下,开始叨叨。从吊白块,增稠剂到米粉作坊的卫生,以及人家做米粉的人自己都不吃米粉;之后又谈到如今店家为了控制成本,心黑肺黑,不把食客的健康当回事,尽买最便宜,最没有安全保证的米粉给你们吃……大清早的,粉店也没几个客人,贺老师耳背嗓门大,估摸着粉店大姐都听出内伤了。我赶紧加快了速度,想着赶紧吃完了走人,免得被人打。就在我把最后一口送进嘴里的时候,贺老师做了一句总结性的发言:就今天早上这碗粉,你基本上等于是吃了一个菜市场里面的那种廉价小白塑料袋。
说来,贺老师之前所有的唠叨加一块儿,都没有这一句总结具有杀伤性。之后每次想到吃粉,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自己正在吃塑料袋的画面,内心的痛苦纠结真是难以言表。好在,贺老师真的是亲妈,没有对我的痛苦不屑一顾,而是找到了一个信誉良好的卖家,给我买了几斤米粉,不时给我做上一碗。虽然色香味较之店家的差了不止十个等级,但好歹又能吃上米粉了,我这颗好吃的心也算是得到了安慰。
真的很希望,不久的将来,在欧洲的超市里,我们又能觅得江西米粉的影踪,起码那说明食品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然后,回家的时候,出去吃几盘粉也能理直气壮,心情畅快了。
后一篇:不靠谱的马耳他——公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