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还是表扬?这是一个大问题
(2015-08-03 20:22:58)
标签:
教育飞言飞语中美差异 |
分类: 俺的侄儿 |
今儿突然想到我还在美国时,和飞一起学德语的一个小事情,颇觉有趣。
记得有一回,飞同学不听劝告,不管我们怎么劝说他,他都不肯临阵磨一下枪。而那天要考的内容又比较难,所以结果可想而知。我一边核对他的考卷,一边愤愤然地数落他,终于在看到他一个句子里面五个单词居然错了三个的时候,我暴起了,指着他的鼻子大声训斥:
叫你好好复习,不复习!叫你临阵磨枪,你不磨枪。你以为你自己多厉害?!啊?#¥%……&*@#¥%……你看看,一个句子,五个单词,你就错了三个!你,你,你,今天给我把这句罚抄30遍!!!!!
飞同学一听要罚抄30遍,顿时就不干了,立刻大声,且理直气壮地反问我:
那,姑姑,我还对了两个单词,你为什么都不表扬我,一定要抓住我错了的三个???!!!it is not fair!!!
顽劣如曾经的飞姑姑都从来没有从这样一个诡异的角度去质疑过老师的公平,一下子居然就被飞飞问住了!这么一停顿,姑姑的气势就弱下去了,草草地反驳了两句,最后也就罚他抄了十遍了事。
事后,我同飞妈妈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于是发现了一个中美教育中很有意思的区别所在:
对于同一个事件,中国老师多是抓住错处,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美国老师则是会想方设法找到哪怕一点点对的地方,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于是,中国的学生们永远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而美国的学生们则永远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这两种教育方法的结果是,中国的孩子们大多自信心不强,集体讨论的时候,不喜欢发言,因为怕自己说错话。我自己就是这么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柏林读MBA的时候,经常会有课堂讨论,每一次讨论的时候,我自然也是有观点和意见的,但总是觉得也许不够成熟,也许会有遗漏,也许……于是,就在我犹犹豫豫的时候,小组里其他国家的同学们就已经展开了讨论。尤其是我们的两个意大利同学,这两位在我们班成绩是垫底的,很多时间的发言都实在是不知所谓,但他们那个敢于献丑啊,我们几个中国同学实在是叹为观止!可奇怪的是,居然有几门功课的教授非常欣赏他们两个,给的口试分数都非常高。我们当年都愤愤不平,不能理解。可是今天我好像是懂了一点,有的时候,对于一个事情,你心里有一万个好主意在那里百转千回,也是抵不上一两个被说出口的也许不那么好的主意。很多集体里面,领导就是那么一两个,下属成百上千,你不说话,谁知道你是谁?就更别说知道你腹中的锦绣乾坤了!
而美国的孩子们,有时候自信心又太过爆棚,可能会产生不求甚解,还觉得自己全知全能的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请参见上述那两位意大利同学。
而飞飞这个美国教育系统里起步的孩子,碰上了他姑姑这个中国教育体系里成长的老师,矛盾,冲突就变得激烈了。每天都是讨价还价,各种争论不绝于耳。
最后,飞姑姑和飞妈妈统一了一下意见,觉得,对于他这种在美国学校里养成的骄姣二气,我们是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的。一个屁大一点的孩子,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学呢,就整天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开口,闭口‘project', 'case'的,这是要造反了不成?!当然,打几个巴掌,还是有必要给颗甜枣儿的,对于他的优点长处,我们也是会不遗余力,对他进行丧心病狂地夸奖的。
于是,我们的德语学习就这样在崎岖中缓慢地向前推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