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特玛的婚礼——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上

标签:
2013的黎波利婚礼民俗休闲 |
分类: 利比亚 |
之前参加过两次利比亚的婚礼。第一次是我们公司的合作公司的一个地方子公司的项目经理的儿子娶老婆。邀请我这样八杆子也不怎么打得到的人去,纯粹就是为了礼金。第二次,是公司前秘书娃法的一个姐姐结婚。她有八个姐妹,跟我熟的那一个今年都38了,还没有结婚。而这一回结婚的小姑娘,是阿诗玛的大女儿。这个孩子从小在加拿大长大,英文地道,个性活泼,偶尔会来办公室帮她妈妈干活儿,也就是间接帮我干活儿。因为我同她熟悉。所以这次婚礼给我的印象就更深一点。
去年几次回来,每次都被告知可能没有下次了。所以,但凡正规一点的衣服都被我带走了。而这回,得到通知太晚,已经没有机会回马耳他或是德国了。所以为了穿什么,颇费踌躇。最后只能找了一套休闲得不那么彻底的衣裤穿了。可左看,右看,都显得不那么隆重。要知道,这里的婚礼上,绝大部分的女人都是穿晚礼服出席的。最后,突然想起来这一对耳坠。这里的整个家里头也就是它看上去还隆重一点了。这也是我到今天为止,最喜欢的耳坠。可它实在是太重了,从买了它到今天统共也没有戴过三回。很难得,所以要上一张照片跟大家分享。
请柬上说傍晚8点开始。我和娃法晚了半个小时到的时候发现,我们居然名列三甲!!!
到得早的好处就是可以跟阿诗玛尽聊聊天。我们三个二年多以后再聚首,很是激动,互相紧紧地拥抱。互诉衷肠的时候又零零星星来了几个客人。我正好趁着没什么人拍几张照片。
说到照片,大家可能要失望了。这样的场合,每个婚礼都有一个专职的摄影师跟拍。客人是严禁拍照的。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女同志们都没有包头巾,而且穿着暴露,活色生香。照片流传出去,被拍的女人没法儿见人;我这个照片外泄者,说不好被人肉到了,命也就交待了。别忘了,如今的利比亚,可是人人都有枪啊。不过,没有关系,没有照片,大家还有想象力嘛!可以放开了想。
婚礼现场。粗略估计,大概不到三十桌,属于小规模的婚礼。这跟阿诗玛是外国人有很大的关系。利比亚的亲戚朋友不够多啊!每张椅子都被打扮得很美,搞得我坐上去都不自觉地抬头挺胸装公主。
客人们陆陆续续到来,我和娃法挑了一张靠入口的桌子,边聊天,边打量,品评来宾。除了我,和几个超过七十岁的老太太,大家都是穿着(晚)礼服来的。礼服的款式丰富多样,共通点就是袒胸露臂&背。大家可以这样代入想象,就是奥斯卡走红地毯的女星们全变成阿拉伯的胖大姐,胖大婶就对了。说她们胖,是真胖。很多人礼服的前胸根本就不够装,看着都好像要遛出来一样,我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控制住不要用手帮她们把咪咪往里挤一下。当然,腰腹和臀部也是成比例地肥硕。
当然,既然穿了礼物,那首饰肯定是要配套的。阿拉伯人热爱黄金和钻石,所以整个大厅里头那叫一个‘金光闪闪,钻石璀璨’哟。哦,还有鞋子。今年应该是流行那种特高跟的鞋子吧。有的人一看就是不经常穿高跟鞋的,走起路来那叫一个颤颤巍巍啊,真是让人提心吊胆的。
这一回的婚礼,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有很多很年轻的混血儿出席了婚礼。这些半大的孩子多数有一个利比亚的爸爸和一个英国的妈妈。她们在利比亚革命以后,都跟随着父母回来建设祖国了。颇有一点我们刚解放时候,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报效祖国的意思。其中有一个16岁的小姑娘,长得极其漂亮,身材非常好,穿一个小礼服,别提多招人喜欢了。我以为,一个英国出生长大的孩子,应该不会介意我给她拍一张照片。结果一问之下,她居然拒绝了。可见,在海外的利比亚人还是很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的。也可见,伊斯兰这个宗教对于信众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有多大。
拖拖拉拉,到了九点半,客人才算到得七七八八。新娘子却还是杳无音信。我饿得都快要晕倒了的时候,终于开始上吃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