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回南昌——'姐姐'
(2012-02-01 03:00:39)
标签:
2012年之回南昌休闲 |
分类: 回家 |
舅舅中年得子,小名亮亮。亮亮今年7岁。
因为我常年不在南昌,这个孩子一年难得见上一两回,我相信他对我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但肯定的是,他知道我们是亲戚。自从这个孩子会说话以来,每一回,我们见面的开场白都这样的:
舅公:亮亮,快点叫人啊!
亮亮:阿姨好!
(集体沉默三秒钟,疑惑的目光弥漫,胶着于整个空间,然后…)
舅公:呃~~~那个,那个,小丫头(老一辈对在下的爱称),亮亮是应该叫你阿姨吧?
我:嗯,那个,那个,舅公,好像不是的……
舅舅翻着白眼:亮亮,叫姐姐!!!
这一幕老戏,这回又一字不差地上演了一遍。
听着亮亮别扭地那一声‘姐姐’(就算亮亮同学年纪小,但是肯定也觉得叫一个被称为‘阿姨’都觉得她占了便宜的人‘姐姐’,肯定还是会别扭的吧),不知怎的,俺地心情突然一下靓丽起来。拍了拍亮亮的后脑勺说:
嗯,乖!以后,见着我,一定要大声喊‘姐姐’。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每次跟我说话之前都要叫‘姐姐’,知道了吧?
一屋子的人愕然不语,瞧着我。俺讪笑一下,懦懦地说:
呃,这个,这个,如今呢,想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叫我姐姐,那个,那个,不是太容易哈。所以,这个名正言顺的机会,是不能错过滴,是吧?
于是,那天,到处都充满了我循循善诱的教导声:
亮亮,小朋友要讲礼貌。不要老是你啊,你的。要说:姐姐,你......
又于是,那一天,房间里充斥着亮亮小朋友追着我玩时,那一声高过一声的:姐姐,和‘姐姐’那志得意满,掩饰不住的奸笑。我相信,那一天,屋里所有人的脑袋上都挂下了N条虚无的黑线,一群虚无的黑乌鸦无语地在同志们的脑袋顶上久久盘旋,不愿离去......
虽然,有那么几刻,俺是有一点老脸挂不住的感觉。但是想想,我的同龄人们,被这样的小屁孩儿叫哥哥姐姐的概率趋近于零时,心情那可不是一般的好。于是,那一点点小小的不好意思自然也就随风而去了。心里甚至还期盼着俺舅舅能再生一个出来。那样,等到我五十岁的时候,还可以做一回名正言顺的婴幼儿的姐姐。
美好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