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点感想

(2011-07-29 13:26:2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国和德国

这几天我们全家都跟踪着动车事故的新闻。感慨,痛心,庆幸,无奈, ……

 

几年前,我从上海去南京时,往返都搭乘了动车。有了在德国搭乘动车的经验,我当时就觉得我们的动车上乘客太多,座位太挤。而且,动车居然还卖站票,连车厢连接处都站满了人。我的物理学的不好,不知道同样一列火车在满员或超员的情形下是否应该降低速度;或者,常年如此时,在保持速度不变的前提下,铁轨的铺设方法是否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当时头脑里只是闪过了一下这个念头,也没有往深处想。(我倒是很愿意忧国忧民,往深处想一下。但是文化水平摆在那里,深入是不可能了)

 

去年冬天,遇到大雪,德国的动车晚点挺严重。比如,我们从法兰克福机场到斯图加特那列车就晚点了15分钟。而且,因为车厢调配,长度只有平时的一半那么长,当时车上乘客据说是严重超载。过了三分钟,车还没有开,接着就听到车长的广播通知:请所有终点不是本次列车停靠站的乘客下车,等下一列火车。车上的乘客们很不满,觉得火车误点已经是很没道理了,还要赶乘客下车,简直就是没有天理,大家都僵持不动。又过了五分钟,车长又说了,如果车内的乘客数量没有下降到安全线,火车不会开。这时候,陆陆续续地,有乘客主动下车了。不到十五分钟,火车便开了。

我说这个列子只想说明几点:

1.     晚点问题。

在德国,火车,包括地铁,城轨,轻轨,晚点十分钟就算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德国是一个规划性如此强的国家,以至于你的出行完全是依赖各种交通工具的时刻表。很多情况下,在小城市之间的旅行需要好几次的转车。中转的时间很多时候都少于十分钟。如果晚点一两分钟还马马虎虎能赶上;晚点十分钟,那是要耽误事情的。所以,德国的火车,真的基本是按照时间表行走。晚点十五分钟这种事情多两三件,各大,小媒体立马儿就会群起而把德国铁路局骂一个狗血淋头。

 

2.     超员问题。

道听途说的我不写,就写上面说的,我自己经历过的。当时车厢里所有的位置都坐了人,走廊上也都站满了人,甚至包括车厢连接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我就跟同事开玩笑说,这个车长太认真了,如果是在中国春运期间,我们这列火车起码还可以装进这么多的人,然后正常开车。德国人实在是少见多怪,小题大做。当时,同事们还流着口水仰慕了一下我。

 

3.     素质问题。

相信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光靠车长的呼吁和威胁,基本不会有人主动下车吧?

 

我一点也没有‘长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的意思’。写这么一小段,只是想要说,学习并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事物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量力而为。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孩子一生下来就能走路的也不多见。那些国家的某些事物之所以先进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有时候也伴随着血的代价,比如德国1998年那起严重的车祸。

 

于是在哀伤之余,也衷心希望我们国家铁路系统的相关领导同志能够痛定思痛,从根本上找到事故的原因,做一些适当的整改。速度慢一些不要紧;当不成世界第一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再用这种方式交学费。我们这些人民群众,激愤之后,尤其是那些有学问,有能力的同志,应该竭尽全力,提出改进,改良的方法。安全,高速的铁路对于偌大一个中国和亿万人民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最后,祈愿遇难者都好好地进入下一个轮回;受伤者得以早日痊愈;失去亲人的人们能够尽早从这沉重的打击中走出来。人生都不容易,今天是别人,不一定那一天就是自己。所以,请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健康,快乐,尽自己最大能力,有意义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