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利比亚——女性的学习,工作和婚恋
(2011-03-06 19:26:54)
标签:
回顾杂谈 |
分类: 利比亚 |
在的黎波利的大,中,小学,女孩子享有和男孩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每到放学的时候,中小学校门口也都乌漾乌漾地停满了接孩子的车子。没有车接的孩子们跟我们小时候一样,结伴走回家。但基本上,男女不混杂。男男女女一路说说笑笑的,我也见过,虽然不多见。女孩子们大概到了十二,三岁就要开始戴头巾。当然也有更小年纪就开始戴的,这个取决于他们的家长。
自由恋爱在目前的利比亚,据我所知,还是不被接受的。但是在大学里,已经有一些勇敢的男男女女们开始了自由恋爱。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地下情,父母们和老师们是肯定不知道的。这些恋爱都进行得很艰苦,大部分就是上课的时候眉目传情,下课的时候可能借口问问题有一点单独相处的时间,绝大部分的恋爱都是在各自回家以后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进行的。所有未婚女性,下了课,下了班之后就必须马上回家。平时出门必须有父母或亲友陪同,晚上基本不出门。出门必须要有家人陪伴。
比如,有一次,我们说让娃法带我们逛逛街,娃法回家请示了他的父亲,第二天回答道:他父亲出于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允许她和她姐姐陪我和乌苏拉两个人上街。但只能是我们两个人,多一个人都不行。而且,必须在晚上8点还是9点之前回家。当时给我的感觉,这是一个父亲对我们公司以及我们两个想上街的女性能表达的最崇高的敬意和最大限度的信任。
再比如,还有一次,我们想邀请娃法晚上来参加我们公司的Party。娃法说了,那你必须打电话邀请我爸爸。我爸爸不来,我也不能来。邀请阿诗玛就更艰难了,她来,她一家六口都得要跟着来。
在利比亚,目前,成就婚姻的主要方式还是介绍婚姻。这里有数量庞大的媒婆存在于各个阶层里。我所见到的绝大部分的婚姻是门当户对的。有钱人的结婚对象一定是来自于差不多富裕的家庭。像麻雀变凤凰这种事情在利比亚是比较罕见的。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找不到可以匹配的对象,或是自己家族实在太有钱而不希望被别家分去,就会在自己的姨表兄弟姐妹之间寻求婚姻。表妹嫁表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
婚前,有些女孩子,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子都会上一下子班。婚后,绝大部分女性就回家相夫生子了。当然有很小一部分女性仍然还会留在工作岗位上,原因大概有:
·
·
·
·
·
可是这一情况这一两年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工作,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婚后继续工作,比如娃法。女人自己有了工作,有了独立的经济收入,便不再完全依附于男人。他们会开始形成一个团体,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发言权。社会的格局也会因此慢慢改变,整个国家也会趋于更加完善与和谐。
可是现在,我完全不知道,动乱以后的利比亚,女人们的地位和处境会不会又回到几年前。
为利比亚的姐妹们深深叹息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