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篇 |
清晨,又是在一阵清脆的教堂钟声里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开窗子,让清新的空气跑进来。透过矮矮的窗台往下看,早上8点钟,小街上活动的车和人还不少,大多是老人和女人。两个人碰见了,总要停下来讲几句话,再各自回家。这会儿街上跑的车子也不是一般的小轿车,而是一种类似拖拉机的田间工作车。估计春天到了,虽然葡萄枝都没有发芽,但是地里也有不少活儿要干吧。听说葡萄地里是出蜗牛的好地方,也指不定这些人开着拖拉机挖蜗牛去了。
抬头看看天,似阴又晴的样子,最终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登一趟山。整理行装,换上新买的登山鞋,借来的登山服,准备出发。
左弯右绕地来到一处叫Col什么 de什么的山脚下,停好车子,看了看立在路边的山道示意图,我还在那图边踌躇满志的比划了一番,计划了一下今天上午的行程,一挥手,就出发了。
同志们!一双合脚的鞋多重要啊!这里的山路不似中国旅游点的山路,没有水泥路面,没有一级级的台阶,有的只是伐木工人或是猎人用脚踩出来的泥泞小道。莫说高跟鞋了,就算是旅游鞋,运动鞋在这里也不管用了,一定要一双可以护住脚踝的高梆鞋才行,鞋底要坚韧,鞋内要柔软,还要有一定的空间给脚指头活动,这样才不会在登山的时候伤到脚呢。
空气清新一如既往。头顶上,各种鸟儿在欢唱;啄木鸟啄树干“咄咄咄”的声音;松树特有的清香,偶尔一阵还带着些许寒意的春风,啊~~~~~~~~~~,(你们一定以为我又要做诗了吧?嘿嘿,没有)好一种令人汗毛竖起的舒适啊!!!整个山林里就是自然和我们,远远的,听到伐木工人用电锯的声音,也就是半分钟,一切又归于平静了。顺着山势,爬上,爬下。脚下,满地的落叶,枯枝和着半干的泥浆被踩出的簌簌,吱呀,噼啪的响声。远远近近,墨绿,翠绿的树林,嫩绿的草地交织着金黄的落叶和枯黄的树枝,多么美妙和谐的大自然啊。身在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心醉呢?!
突然,一阵云雾飘来。眼前一阵模糊,豆大的雨点打在了头上,脸上,眼镜上。紧跟着听到雨打枝叶的沙沙声,这雨还带来一种描述不清的清香,会让人觉得幸福。突然又想起来中学的一篇课文,《雨中登泰山》,虽然已经记不得作者描述的雨中即景,但是那个意境确是记得的。静静的体会了一下,顿时有一种:余亦是文人墨客的豪情。也就“风吹雨打都不怕了”。没过两分钟,像是和我作对,这雨是越下越大,在同行者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我终于灰溜溜的收起了文人的豪情,把登山服的帽子拉上了。
这个登山服还真不错,不光自己密不透风雨,就连这个帽子一戴上,都觉出了两重天。帽子沿着我的脸颊紧紧地在下巴处收紧了口,脸上就算是山洪暴发也不会有一丝水线流到头发上和脖颈里。唯一的不便就是这个眼睛是再也戴不得了,且不说被水冲得什么也看不见,帽檐太紧也容不下我眼睛的两条腿儿。无奈,只得摘下眼镜来。顿时眼前一片更严重的模糊,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
雨越下越大,几乎到了喘一口气都会喝进一口水的地步。文人的豪情是早就忘到脑后了,那时满脑子想的全是:妈呀,千万不要一脚踩空,掉到山崖里去。努力地,努力地,想要看清1米六以下的路面状况。说来也奇怪,过了一阵子,我果然还真把地面状况看了个八九不离十,居然还可以抽空抬起头来看看头顶这片可恶的天。只有我们头顶这一片是乌漆麻黑的,四周围的天都还是亮堂堂的。人要是倒霉啊,真是......
又走了一小会儿,觉得不对劲儿,大雨没有要停的意思,我们没有带这个山区的地形图,心里没有底。开了两分钟的会,决定,撤军!约摸着方向,挑了一条可能是捷径的小路前进。这条路很难走。上下坡极陡,需要手足并用,全身的器官都要发动起来以防不测。我当时想,这登山可真是一项好运动啊!大雨一阵紧似一阵,道路越来越泥泞,这条路走的人不多,不时地要跨越倒伏在地上的大树,要留神没有规律可循的大小石头,除了树上一直还有的标明方向的数字标记说明这并不是一条死路以外,没有人烟,没有可靠的向导,甚至我已经完全没有了方向感,任由被雨水浸得透湿的两条腿机械地迈动着。
走啊,走啊,走啊......就在我们都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突然在远远的一个小山坡下面看见了我们的车屁股,啊......,......,......就只得两个字可以形容那时的心情:激动!我想,当年,二万五千里,最终胜利的时候恐怕也就是这样的心情了。我又想起了电影《甲方乙方》里面那被困在农村的大款哥哥,趴在屋顶上远远看见他的大奔一路开来时那豆大的眼泪水儿,今天,我徐老五也算是体会了一把。而一路就差连滚带爬最终回到了温暖干燥的车里面。感觉好生幸福啊!
报告同志们,被登山服罩住的部分连同脚上都是干燥的!当时由于嫌贵没有买登山裤是不明智的。再次强调,对于一个登山爱好者来说,好的装备是多么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