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文化之后是跑车文化。在德国,F1方程式赛车的观众非常多。这大概和那个获得过7次冠军的米歇尔.舒马赫是个德国人很有关系吧。这位老兄把这项玩命的运动玩到三十六七岁的高龄,且成绩斐然,已然是赛车史上的一个神话了。自然他老兄本人也是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了。所以游行自然也是少不了赛车这个环节的。
因为舒马赫的缘故,连法拉利车队也捎带着在这个民间传统节日里露了一把脸。男男女女们身着法拉利的队服,坐在塑料泡沫做成的法拉利车模型上,还是由奔驰牌拖拉机拖着的挂车装着,慢慢地驶过人群。那都不稀罕,拖拉机和法拉利的赛车俺们见得多了。少见的是以下这个配置的赛车。
发动机--状男一名,疑似驾驶员女士的老公
方向盘--驾驶员女士的樱桃小嘴
燃料--爱情
驾驶方式--连线传动
本车价值--无价(一个男人愿意这样肩拖手拉地开着自家的女人在众人面前游走,可见情义无价啊)
俗话说,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我就换了一个地方再拍照。进了后城门,逆游行队伍而上,进了内城。到城里面一看,才知道什么叫: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真是人山人海。行动起来都困难。
为了更好地观看游行,人民群众不惜挺身走险,这样地悬在半空中。
可是并不是只有高高在上才可以看见好东西的。俺利用个子小,灵活的优势,挤进人堆里,在人缝中也是可以把游行看个一清二楚地。眼睛在人缝里,胳膊举在头顶上。怎么样?这张照片拍得不错吧?这都是因为俺的胳膊长,伸得高,所以才拍得好啊!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俺的胳膊。同样身高的男男女女,几乎没有一个人胳膊比我长的。读小学的时候,俺体育老师的一双慧眼就发现了这一点,觉得俺是一块好料子,准备把俺推荐进省体校去打羽毛球。同俺一表达这个意思,俺差点把小脑袋都点掉了。俺的那个娘啊,不用上学了,还可以整天的打球玩儿,这等好事怎么就落在了俺的头上?不抓住这个机会,实在是天理难容啊!谁知道,这事儿和俺爹娘一提,即刻就被俺爹娘否决了。俺实在是很想不通!俺小,可俺也是有人权地。就算是父母,也不可以这样惨无人道地剥夺俺的人权啊!俺娘看俺情绪闹得比较厉害了,就来给俺做思想工作,具体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娘:你知道体校的孩子每天几点起床?
女:不知道。
娘:早上5点。你知道他们起来以后干什么?
女:吃早饭。
娘:不对。跑步!5公里。之后呢?
女:吃早饭。
娘:嗯。然后呢?
女:休息。
娘:可能有个半个小时,调整好状态。然后呢?
女:不知道。
娘:训练。一直到中午。午饭过后,他们要干什么呢?
女:睡觉。
娘:想得美!下午是文化课时间。整个下午要上课。你们现在早上上的课,在体校是下午上的。你们下午自习,写作业,玩乐的事情他们是晚上做的。当然,玩乐不一定有时间啦。因为晚上9点就要熄灯统一睡觉,以确保第二天早上5点钟起床。这样的训练每个礼拜六天。一年之后,一个月你可能可以回家一趟。一天的时间。
女:(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娘:你们老师说了,如果你现在还是决定要去体校的话,他和体校的领导谈一谈,你还是可以去的。我看你这几天闷闷不乐的,估计你还是很想去,是吧?所以,现在再问问你。如果你想去就告诉妈妈,妈妈明天和你们高老师说。
女:(愣了30秒钟,突然回过神来,小脑袋摇得拨浪鼓一样)没有,没有,没有的事!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去体校。我觉得铁一小挺好。老师和蔼,同学友爱。我生是铁一小的人,死是铁一小的鬼!哪儿都不去!!!
多年以后,想起当年,我禁不住一阵阵地疑惑:俺娘从小不爱运动,除了走路,什么体育运动都不会,她怎么就对体校的情形这么清楚呢?也怪俺,年纪小,有勇无谋。换了今天,俺一定会提出来,让她带俺去体校亲眼看一看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从此,国家少了一个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家里多了一个混饭吃的;学校里多了一个不成器的学生;社会上增加了一个新的不安定因素。俺的超长胳膊在往后的岁月里,除了在穿衣服这个问题上给俺找了无数的麻烦之外--所有的衣服无一例外的袖子太短,使俺从来没有衣着整齐光鲜地出现在公众场合过--还从来没有给俺带来什么特别的好处。
不过,俗话说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又有谁会想到,俺的长胳膊会在2007年的这个狂欢节上派上用场呢?欣慰啊!
还有这位戴帽子的男花蝴蝶:
这位香肠朋友这是怎么啦?所以说肥胖不好吧?你看,痒痒了,还要把手伸到肥肉里面去挠才过瘾。公共场合,形象毁于一旦。所以,要提倡健康饮食,保持美好的身材是很重要地。
这位小朋友实在是太累了。又是一个父母无视儿童人权的典型个案。小朋友苦口婆心地同他们沟通了很久,强烈地表达了想要回家睡觉的意愿。可惜父母玩兴未尽。可怜她也只有露宿街头了......
唉......让俺说点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