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唐山大地震数度哽噎......

(2010-07-26 00:00:41)
标签:

唐山大地震

数度哽噎

分类: 有感而发(原创)

    今晚与LG一起观看了《唐山大地震》,数度哽噎,被深深地打动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它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场景,再现了地震给唐山人留下的永难磨灭的伤痛。徐帆演得太出色了!我把心中的奥斯卡小金人颁给她!其他演员嘛包括陈道明、陈瑾等因为剧本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演技,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另外从剧情上来说,那个女孩因为妈妈在地震时无奈选择了救弟弟竟然记仇32年,这个故事主线我不喜欢!虽然是马后炮,我还是想向冯导建议:把剧情改为姐姐主动把生的希望留给弟弟,姐姐侥幸被救,但完全失忆。汶川地震时姐姐去救灾突然恢复记忆......我这样改写剧本也许更能充分展现人间亲情、更能打动观众、引起共鸣。

 

    电影也使我深深感受到祖国三十多年的巨变。当年唐山地震时,中央连掌握唐山受灾的一手资料都十分困难,这必然导致救援迟缓;30余年后当汶川、玉树发生地震时党和政府立刻全国总动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把灾害降到了最低,并举全国之力对灾区进行重建,使受灾群众较快较好地得到了安置。

 

    电影带给我对大自然的恐惧和敬畏,不要总想着改变世界,顺势而为就好。

 

    电影也把我的思绪带回到34年前的7月底,我也是曾经准备赴唐山抗震救灾的解放军一员,可惜未能成行。下面是我去年写的一篇回忆:

 

                随时准备上战场   唐山大地震之后

 

       1976年前的7月28日凌晨天摇地动,24万唐山人瞬间丧失了生命。由于我所在的部队医院离震中较远,地震时的情景并没有留在记忆中,但其后的日子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当时我所在的医院与唐山同属一个大军区管辖,所以灾情发生后全院总动员,要求组成战地医疗队迅速奔赴唐山,并做好了出征前的准备。直到现在我仍能感受到当时即将奔赴救灾现场,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澎湃激情。正当我们踏上战车、即将开赴唐山之际,上级下达了紧急命令:原地待命,准备接受新的更重要的任务---开赴真正的战场中蒙边界!!!

 

       原来有消息说,苏联拟趁我受灾之机,出兵中国。当时苏军在我边界陈兵百万,我方虽在内蒙古、张家口、大同等地部署了几个军的兵力,但机械化程度低,很难抵挡住苏军的坦克、飞机、大炮等机械化部队的全面推进,据推算,如不组织有效的抵抗,苏军大约三天时间就可兵临北京城下。所以自中苏关系恶化、特别是1969年珍宝岛战役之后,我方就拼命地在边界地区修地下工事,据说军委要求我们要御敌于张家口之外三天,这样38军等机械化部队就有时间集结、开赴前线。战争一旦开始,前三天一定是非常惨烈的,所以每隔几天我们就要观看一遍“英雄儿女”、董存瑞、黄继光等影片,我们已经作好了“为了祖国和人民向我开炮!”的充分思想准备,我们甚至期盼着苏军快快打进来。当时的我们已经毫不畏惧死亡,当然更多地是憧憬活着当凯旋归来的英雄。我们住在野外的帐篷里进行着战地救护训练,每天起床号响后第一时间就打开收音机收听中苏战争是否已经打响,对战争的渴望和向往充实着我们在唐山地震后的每一天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的哀乐结束了我们的震后生活,一场天翻地覆的政治大地震即将到来 

观唐山大地震数度哽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