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尽管一些长者想否认这一事实,但他们却改变不了这一事实。
喜欢韩寒是从很多年前开始的,当时儿子买来《三重门》在读,我也跟着翻了翻,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就是书中的一句话:“所谓教科书就是指你过了九月份就要去当废纸卖掉的书,而所谓闲书野书也许就是你会受用一辈子的书”,让我开始欣赏韩寒、喜欢韩寒......。当今社会好青年很多,但像韩寒这样有正义感、有社会责任心、爱憎分明,特别是有社会影响力、有话语权的好青年是不多的。
近年来从韩寒的博客上看到了韩寒的成长、成熟,最近韩寒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正义的化身,如这次“欺实马”事件,不少专家竟然都是引用韩寒对车速的分析......曾经有人评价鲁迅后期的杂文是:针贬时弊,痛快淋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又充满着辩证法,堪称为“匕首投枪式”杂文的范本,我不清楚韩寒是否喜欢鲁迅、欣赏鲁迅,但我却在韩寒的博文中看到了鲁迅精神。
尽管今天的社会与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性质完全不同,但新的时弊仍然不断产生并客观存在,如腐败现象、社会上的颓废风气等等,这新的时弊所带来的对党和国家的危害不可小觑,抨击新时弊仍然需要“匕首投枪”式的韩寒杂文。
昨天针对株洲的跨桥事故,针对9位瞬间消失的生命,韩寒发出了他的质疑:
在株洲的跨桥事故中,事故的责任认定是因为爆破方省钱,爆破过程不规范,导致了垮塌,新闻报道,“最直接的原因是17日下午有建筑工人在一桥墩上打眼,桥梁受到震动,导致桥体重心发生变化,不能承重,于是倾斜倒塌”。
因为我不是技术工程人员,所以无法判断这个高架的本身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但这说明,不要随意给桥墩打眼。
在新闻里,最夺人眼球的是这么一句话——据悉,拆桥的工程承包给了一个建筑企业,政府不出钱,由沿线地段地价的升值来置换。政府此前还与该企业有约定,如果不出事故,便给一百多万元奖金。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拆桥体的钢筋能回收,便对部分桥墩采用了人工拆除的办法拆除。
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有
1:该建筑企业不是领导家属开的,所以没钱收。
2:大家都是预计基本上是要出事故的,万一不出事故,就是捡到了,重重有赏。
3:死人赔偿二十万,不死人奖励一百万。
4:该企业是建筑企业,建筑企业原来还负责拆建筑。
5:该企业收回钢筋是要拿去卖呢,还是打算处理处理用在以后的建筑中?
6:和吃喝玩乐有关的,不用考虑预算,和群众安全有关的,考虑不用预算。
这也是全体国人的质疑。谢谢韩寒!
在“韩寒头号粉丝”的博客里看到他高中时写的作文片段,字如其人,刚劲有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