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DeepSeek同吟《九歌·河伯》(一)

(2025-06-06 07:58:39)
标签:

文化

文学

历史

诗词

科技

分类: 诗词歌赋
与DeepSeek同吟《九歌·河伯》(一)
《九歌图·河伯》刘旦宅作


与DeepSeek同吟《九歌·河伯》(一)
——屈原《九歌·河伯》诗译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写博以来,每逢端午节,我习惯用“诗译”的方式吟诵屈原的《九歌》,以表达我对先贤屈原的崇敬。
       《九歌》十一篇,是屈原流放江南沅湘流域时,在当地民间流传的原始《九歌》基础上再创造的一组祭歌。《九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意境飘渺,情调缠绵,语言优美,风格绮靡。《九歌》所描述的,虽是天上地下神灵的形貌,表述的却是地上世人的情思。诗人将世人对人生深沉的感喟,融化在《九歌》对于神灵的迎降送别之中,从而使这组祭歌表现出了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译《九歌》并非一件易事,如何以优美且富有韵律的现代诗句保留其神韵,极具挑战。今年端午,我又设想邀请DeepSeek以自由体诗歌形式翻译《九歌》,其实也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与 AI 在理解、审美及创造性表达方面的局限性密切相关。用 AI 翻译《九歌》并非不可能,但其价值不在于“替代人类译者”,而在于提供新的解读维度。《九歌》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原典,其翻译本质上是文化基因的转码过程,需要译者以“心”传“心”,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张力中,守护古典诗歌的灵魂。正所谓“翻译是原作生命的延续”,而AI或许只是这场延续中一位特殊的“助手”。
       本篇选用笔者前几年创作的《九歌诗译·河神的山水恋曲》,和现在由DeepSeek创作的屈原《九歌·河伯》意译作品,奉献给博友们,望大家不吝指教。


与DeepSeek同吟《九歌·河伯》(一)
《九歌图卷·河伯》北宋·张敦礼


河神的山水恋曲
——屈原《九歌·河伯》诗译


愿意和您一起漫游啊在那黄河的九流,
暴风骤起巨浪冲天啊洪波在河中翻腾。
您乘坐着行水之车啊以荷叶作为车篷,
您驾驶那蛟龙为马啊腾云驾雾向前行。

沿着黄河登上昆仑啊在山顶纵目四望,
怎不令人心意飞扬啊情志浩荡任驰骋。
天色将晚日暮黄昏啊流连忘返多愉悦,
又眷恋那遥远水湾啊左右回顾难舍分。

鱼鳞为屋龙鳞为堂啊那边是美妙无比,
紫贝为阙珍珠为宫啊那里是华美玲珑。
河伯神灵为何安居啊总在那水阙之中?
昆仑神山月精水灵啊也留不住您行踪。

我们乘驾神灵白鼋啊追随斑彩的鲤鱼,
跟着河伯一起同游啊在那小洲好游兴。
您向我们拱手告别啊将要去顺流东去,
我们赶到南面水滨啊为您河伯去送行。
只见河水波浪滔天啊好似前来相迎接,
河中群鱼鳞鳞比次啊伴随我们奔前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