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骈散之分·文章盛衰·读经有利

(2024-08-27 07:51:17)
标签:

文化

历史

国学

阅读

随笔

分类: 读书杂谭
骈散之分·文章盛衰·读经有利
国学泰斗章太炎与《国学十八篇》  (图源网络)  

 
 骈散之分·文章盛衰·读经有利
——读《国学十八篇》笔记之六


著作与独行

       太炎先生将中国文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著作之文与独行之文。
       著作之文,指一书首尾各篇互有关系,如《周易》《春秋》等。独行之文,指一书各篇各自独立不生关系,如《诗》《书》等。
       著作之文,分为史部、子部二类。史部之书须官修,不许私撰,以班固司马迁最卓。子书无妨私作,载笔之士,率意独立而作。
       (读第十篇《文学·著作与独行之分》)
 

 骈文与散文

       太炎先生讲中国文学分类,第二类是骈文与散文之分。
       骈文,是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
       散文,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体。
       古人骈散之争久矣,先生认为,由今观之,骈、散二者本难偏废。头绪纷繁者当用骈,叙事者止宜用散,议论者骈散各有所宜。
       如今,骈文写作已属罕见,但诗词创作中犹可见其踪影。
       (读第十篇《文学·骈散之分》)
 

 文章盛衰

       论历代文章盛衰,实可写一部洋洋大观之中国文学史。太炎先生以一个章节,提纲挈领作了简明扼要之论述,不愧为大家手笔。
       如讲周秦之作,他说未有不深于理者,篇篇有气;说两汉文章,他认为词意之盛,亦非后世所及。
       故而,谈到今古文章之差异,他毫不客气地讲:今人真欲上拟周秦两汉,恐贻举鼎绝膑之诮。
       (读第十篇《文学·历代文章盛衰》)

 
十类之说

       古人说文章分类,各有所论。太炎先生取陆机《文赋》十类之说,又归纳为五类。
       诗赋,即诗与赋,缘情体物也;碑诔,即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字,披文缠绵也;铭箴,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规诫性韵文,博约顿挫也;颂论,即歌颂与议论两种文字,优游精微也;奏说,即上书与议论之文体,平彻炜晔也。
       (读第十篇《文学·文章分类》)
 

 说文解字

       在《国学十八篇》中,太炎先生讲说文解字,用了他《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一书的前言。
       先生在日本讲授《说文解字》,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鲁迅)三人现场记录整理后编排出书。
       这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难得的原始资料,反映了章太炎创建的以《说文》学为核心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的思路与方法。
       (读第十一篇《说文解字序》)
 

 读经有利

       太炎先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慷慨激昂,字字珠玑!
       他分三段论之,首先论经学之利。
       他认为,读经之利有二:一修己,二治人。
       儒家经籍所载,无一非修己、治人之事。而治人之道,保持国性为最要。
       谈到读史之效,他讲在于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业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
       (读第十三篇《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