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心“一日游”·漫画
(图源网络)
路漫修远·凤毛麟角·兴趣至上
——微博碎录(144)
土音弹词
5月1日 11:48
土音弹词用方言写,如浙江“南词”、福建“评话”、广东“木鱼书”等。吴音弹词为最多,今传者以《玉蜻蜓》、《珍珠塔》、《三笑姻缘》为最著。吴音弹词是今天的苏州评弹前身,流行于江浙一带。它表演简单,可一人至多二三人,用琵琶、三弦伴奏,本子很长,故事通俗缠绵,受到家境较好的家庭妇女喜爱。
处世圆滑
5月2日 20:08
明人宋懋澄有言:“识见日增,人品日减”,可谓至理名言。随着年龄日增,见过的人与事太多,容易使人变得老于世故,做事圆滑,丧失了纯真,丢失了锐气。其实,处世圆滑,正是由于阅历与智慧积累所致,才会有不问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官场老手有言:处事不要决断明白,为避免错误,但模棱两可便是。
恋色误国
5月5日 10:22
蔡东藩有言:“追原祸始,皆自玄宗恋色之一端误之。天下事之最难割爱者,莫如色,为色所迷,虽有善断之主,亦归无断,甚矣哉色之为害也!”所谓“色荒”者是也。——评论萧家老大的博文【唐玄宗与杨贵妃享乐之奇闻逸事】
凤毛麟角
5月8日 22:34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家凤毛麟角,清代弹词作家中却出现了不少女性。她们创作的弹词优秀作品有:陶贞怀的《天雨花》、陈端生的《再生缘》、邱心如的《笔生花》、郑澹若的《梦影缘》等。这些作品,当时均为家传户诵之作。有的甚至流传至今,如《再生缘》,孟丽君女扮男装中状元做宰相,被戏迷影迷津津乐道。

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孟丽君》剧照
明清鼓词
5月16日 22:29
鼓词流行于北方,与流行于南方的弹词一样,均为讲唱文学。弹词以琵琶为主乐,鼓词则以鼓为主乐。鼓词所叙述的大多为金戈铁马、国家兴亡的故事,故多为长篇。如讲朱元璋传位故事的《大明兴隆传》竟有102册。再如《呼家将》等讲唱战事的每部都在50册以上。至清中叶后,长篇渐为摘唱,似今天的折子戏了。
齐家之道
5月17日 23:32
南怀瑾曾说过:中国这么多皇后,算是好皇后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马皇后,第二是刘秀的太太阴丽华,当然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也不错。所以齐家之道是最重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齐家是非常难的。——评论李子迟的博文【美女皇后阴丽华是古人娶妻最高标准】
惊看官家佳肴流
5月19日 22:29
中央八项规定深入人心,群众眼睛盯着单位领导。然而,你有一定之规,我有千条妙计。某些单位的领导,将公款吃喝从酒楼转移到单位食堂,变本加厉,照吃不误。由此作打油诗叹曰:“楼影朦胧滟滟秋,惊看官家佳肴流。酒楼转移到食堂,照吃不误怎知羞?”

如此“打成一片”·漫画
清代民歌
5月20日 23:30
中国的俗文学到清代,那就是民间歌曲了。清代中叶,汇编民歌风气大开,单行小册计之不尽。郑振铎先生曾搜集各地单刊歌曲近1200余种,也仅仅是一斑,可谓洋洋大观。而且,清代民歌的搜集有一大特点:编订者忠于原作。其间虽然有很粗野的东西,但也有极真诚的作品;有极无聊的唱语,也有极隽永的篇章。
兴趣至上
5月21日 16:52
兴趣,是个很可怕的东西。蒲松龄科举无望,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聊斋志异》中去,倾其大半生的事业几乎没有任何回报,唯一回报的只是精神愉悦而已。好友王士祯希望花五百两黄金购买书稿以署名流传千古,但蒲松龄一口回绝,只因这部书已超越了他的生命。在与花狐鬼怪的交流中,他寻求到了人生最高价值。
路漫修远
5月21日 21:37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亦正值《旅游法》实施半年,喜忧参半。旅游本是愉悦身心之事,如今却累身又累心,最怕被骗挨宰。从订票、找旅行社开始便纠结烦心,旅途中又往往被“导购”,浪费时间不算,还浪费钱财,带回家一看还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对旅游乱象的监管必须形成常态,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烦心“一日游”·漫画
《微博碎录》链接
微博碎录(143)
博文推荐链接
路漫修远·凤毛麟角·兴趣至上
(光明博客首页“原创精华”栏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