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变“弱势”,其实是场“温柔革命”
(2010-01-29 14:49:56)
标签:
杂谈 |
现代社会,“阴盛阳衰”似乎是一个全球化现象。男性越来越多地展现“弱势”:成绩不如女生,失业率更高,更容易吸毒、酗酒、犯罪或有反社会行为……在很多领域,男性似乎正在取代女性成为“第二性”。
不过,也有人说,这未必是一种社会退步。从某种角度而言,也许现在的男人正在回归“男性的本质”,一场“安静革命”悄然兴起。
马克·佩恩在其著作《小趋势》中说:“诚然,现在的领导人大多还是男性,但男人的未来潜藏着严重问题。”
比如,在学校,男生的功课常常没有女生好,上大学比率没有女生高。同时,社会所重视的技能也越来越“女性化”,如沟通表达、电脑操作等。
随之而来的便是男性社会地位发生改变。相比之下,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凸显。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去年新晋律师的人数中,女性占60%;10年前,英国有6.4737万名女医生、13.2577万名男医生,如今,女医生人数已大幅上升至9.4782万人,而男医生只是略有增加,为13.6876万人。即便是男性占绝对多数的投资银行业,女性从业人员也在以30%的速度增长。英国小企业联盟新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未来将出现更多女董事和女百万富翁。
在这个日益商品化、自动化的时代,女性似乎拥有更多选择:如果她们愿意成为职业女性,许多公司会虚位以待;如果她们选择做兼职,或者根本不工作,也无可厚非。女权主义运动赋予了她们选择权,而在今天这个社会,女性似乎掌握了主动权。
伦敦动物园的草坪上,每天都聚集着一群“专职奶爸”。过去10年里,英国的“专职奶爸”人数翻了一番,达到20万。
37岁的杰里米·莱顿-亨利学的是中医专业,但从未执业。“随着信贷紧缩,我的就业机会几乎为零,”他说,“花钱请人照看孩子很贵,所以我承担起这一工作。”
自半年前开始做“专职奶爸”以来,莱顿的朋友中又有3人加入这一行列。其中一人刚刚获得律师职业资格,却选择在家看孩子,因为他的妻子年薪高达80万英镑。另两位父亲曾是房地产经纪人,因为金融危机而失业。
“我至今仍认为,男人不应当做‘专职奶爸’,但与以前相比,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这一现实,我觉得我们是‘开路先锋’,”莱顿-亨利说。
至于社会上如何看待这一群体,莱顿-亨利说:“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非常嫉妒我们,他们辛辛苦苦挣钱,而我们终日逗孩子玩耍。我很心疼妻子,她很忙,但她热爱自己的工作。我很支持她,为她做饭,帮她按摩。”
保罗·安德鲁是英国威尔士拉内利一个名为“为了孩子”的慈善组织负责人,他每周组织一次“倾诉会”,参加者都是失业在家的父亲。他们各有各的问题,比如尼克被妻子抛弃,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安东尼15年前就放弃了工作,因为一对双胞胎女儿生来就有残疾;彼得的女儿吸毒;杰森有3个孩子,其中一人患有孤独症……
通过“倾诉会”,这些“潦倒”的父亲们重新诠释了“父亲”的定义,正如杰森所言,“我们原本应该从父亲那儿学到的东西,最终在这个组织里获得。父亲应当是保护者,同时也应该是温柔的”。
他们不再为自己的“失败”而沮丧,反而从中领悟到男人“最优秀的品质”:保护孩子,保护妻子,给家人关爱和温暖。“父亲”的角色,不再只是挣多少钱,还有他在抚养下一代时的付出。
这些品质其实并不新鲜,只是在我们的社会里,男性的“温柔”与“和善”被暴力与大男子主义所遮掩。让这些品质展现出来,并且得到尊重,应当是一种社会进步,而不是退步。
一个世纪前,女权运动的兴起,目的不是让女人变成男人,而是为了拥有平等的权利:女人有权获得与男人同等的工作机会,男人有义务分担她们的家务。在人性面前,男女平等。
也许,拉内利的父亲们为当今社会树立了一个新的“男性典范”,一场“安静革命”正在兴起。在这场革命中,男人重新定位自己的家庭角色,对妻子,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