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机会到墨西哥,游览异域风光之际,也学到了几句西班牙语。而学习的方式竟类似于过去上海人学英语的“洋泾浜”学习法,非常有趣。
所谓的“洋泾浜”,是指早期在上海租界流行的一种以汉语为母语,夹杂着许多英文单词的语言或语言现象。这并非中国首创。早在十七世纪,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城市中,本地商人为与欧洲商人开展贸易,就产生和形成了一种以本地母语为主、夹杂了许多英文词汇的语言,被叫做Pidgin(汉语译为“别琴”、“皮钦语”等)。中国从明初开始,首先在广州出现了“皮钦语”。近代以后,上海出现了租界,于是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也逐渐出现了“皮钦语”。
如,当年记录上海洋泾浜语的《别琴竹枝词》中有一首诗:
年高哑二少年阳,
法达父兮袜达娘;
密克司高会审处,
从前大概叫公堂。
这里的“年高”,英语读作old,当时上海人读成“哑二”;“少年”英语读作young,上海话读成“阳”。“法达”即father(父亲),“袜达”即mother(母亲)。“密克司高”即mixcourt,是会审公堂的意思。
清末,有些粗通英语的中国人开始编写和出版用中文注音的实用英语会话手册。亦称为“洋泾浜英语手册”。其中,有几段话成为当年沪上流行语,还被滑稽演员当作笑料。
如:(最宜用上海话读)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
是讲也司(yes)勿讲拿(no)。
又如:(最宜用上海话读,如用宁波话读更为有趣)
雪堂(sit down)雪堂请侬坐,
翘梯翘梯吃杯茶。
(“翘”是宁波话和沪语“吃”的谐音,“梯”即英文tea(茶)的音读)。
这次到墨西哥坎昆,刚下飞机坐上旅行车,当地华裔导游徐小姐就发给大家一份《访墨须知》,除了告诫到墨西哥应该注意的事项外,还特地告知在墨西哥应避免用汉语说“请”和“喂”两个字,因为西班牙语发音听起来是脏话。《须知》里还登载了一篇《教几句“中式”西班牙语”》,非常有趣。为此,《须知》声明,系为好事者拼凑日常汉化西语,逗君一乐,莫当规范学习,如不幸误导,概不负责。(粗体字须重读)
你好——HOLA(窝拉)
先生——SENOR(撒尿)
女士——SENORA(撒尿啦)
小姐——SENORITA(撒尿滴哒)
厕所——BANO(八你我)
很好——MUY
BIEN(摸一遍)
傻瓜——BENDEJO(笨歹货)
再见——ADIOS(爱地要死)
我爱你——TE
AMO(歹啊摸)
朋友——AMIGO(阿米果)
啤酒——CERVEZA(杀了白杀)
水——AGUA(阿刮)
帐单——LA
CUENTA(拿棍打)
西班牙语——ESPANOL(爱死白妞)
我们走——VAMOS(八毛四)
小心——OJO(窝火)
谢谢——GRACIAS(哥拉稀拉稀)
以后在旅行中,大家尝试着用这种“洋泾浜”西班牙语说了几句。嘿!你甭说,还真管用,墨西哥人还真听懂了,笑嘻嘻的应答你。
你说搞笑不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