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笑聊之(四)——看写缘簿

(2007-04-21 16:10:28)
分类: 随笔杂谈
     【一笑译之】有一个军人,穿着粗制的布衣布靴到一寺庙游览。寺中和尚看他衣着平常,没有以礼相待。军人问和尚:“我看你们寺中,香火不旺,人烟淡薄,不甚富足,我多少布施一点吧。你去把化缘的簿本取来,我好写布施。”和尚闻之大喜,连忙让座献茶,态度极为恭敬。等到军人在缘簿头一行刚刚写了“总督部院”四个大字时,和尚以为军人是大官微服私行,又惊又喜,慌忙跪下。但当军人在“总督部院”下边又写“标下左营官兵”时,和尚见他只不过是个兵丁,脸当即一恼,站立起来不再下跪。然而又见军人添写“喜施三十”几个字时,和尚以为他布施的是三十两银子,脸转而一喜,重新跪下。等看见军人最后落笔“文钱”二字时,和尚见布施这么少,马上站立起来,将身子一挺。脸又变得难看起来。(译自清石成金《笑得好初集》)
 
    【我来聊聊】看到这则笑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前恭后倨”这个典故。《史记·苏秦传》记载: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后来,苏秦在赵国做了大官。回到家里,“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见嫂子跪拜在地,“笑谓其嫂曰:‘何前恭而后倨也?’”其嫂“委蛇匍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为之谓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官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足见势利之风古往今来一以贯之。
    古代文人之中此风亦盛。宋朝有个汪彦章,是南陵词臣高手。他曾写过一篇《贺李纲右丞相启》,盛赞李纲“精忠贯日,正二仪倾侧之中;凛气横秋,挥万骑笑谈之顷。”真可谓推崇到家了。可当李纲被张俊所诬丢了官时,汪彦章便起草文件,诬蔑李纲“朋奸罔上,有虞必去于欢兜;欺世盗名,孔子先诛少正卯。专杀尚威,伤列圣好生之德;信谗喜佞,为一时群小之宗。”梁绍壬为之叹曰:“同一人也,前则美谀之如彼,后则丑诋之如此。”
    势利之风在官场更盛。有学者对此讲的很透彻: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势利在官场表现得极为突出:一是对权势大者逢迎巴结,对无权少权者冷落不睬。二是与权势人物攀上关系后身价倍增,从而格外受到尊敬。三是同一个人,官势显赫时,人们溜须拍马;失掉权势后,人们则眼睛朝天,甚至加以欺凌。四是权势者失掉权势后便身价一落千丈,如果死了,就更一文不值。
    干部队伍中的势利之风是腐败之风。从思想上认识,它比贪污受贿更具有人文和精神上的腐蚀力。由于它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又很难从法规条文上加以确定和限制。从道德层面上予以谴责和匡正,又显得软弱无力。今天,我们只能假以时日,有待于整个社会大环境政风“章善瘅恶,树之风声”(《尚书·毕命》)了,虽然很难。
   
    【原文】    看寫缘簿(要臉色一喜一惱,身子一起一跪,才發笑)
有一军人,穿布衣布靴游寺。僧以为常人,不加礼貌。军問僧曰:“我見你寺中,也甚淡薄,若少甚的修造,可取缘簿來,我好寫布施。”僧人大喜,随即献茶,意極恭敬。及寫缘簿,头一行才寫了“总督部院”四个大字,僧以为大官私行,驚懼跪下。其人于“总督部院”下边又添寫“标下左营官兵”,僧以为兵丁,臉即一惱,立起不跪。又見添寫“喜施三十”,僧以為三十兩銀子,臉又一喜,重新跪下。及添寫“文錢”二字,僧見佈施甚少,隨又立起不跪,將身一挺,臉又變惱。
    先不礼貌,因無錢,后甚恭敬,因有錢;先一跪,为畏势;后一跪,为圖利。世人都是如此,豈不可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