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遗落在黑土地上的诗情(二十八)——我的夏天

(2007-01-13 19:15:34)
分类: 青春诗语
  我的夏天
 
我的夏天,
一切都在疯狂中燃烧。
蝉声嘶哑了,
太阳融化了。
 
江湖在热风中干枯。
掐着冒火的咽喉,
我舔着红罂粟上的露珠。
 
热汗在毛发中蒸腾。
然而,即使在青纱帐里,
我也不袒露自己的胸襟。
 
偶尔吹过一阵凉风,
偶尔飘落几滴冷雨,
留在心头是颤栗的梦。
 
我的夏天,
一切都在疯狂中燃烧。
万物焦黄了,
人生成熟了。
 
一九八七年二月三日
 
    [后记]这首诗,似乎记得是看了话剧《WM(我们)》以后有感而作的。
    八十年代末,中国文化界涌动着一股冲击极左思潮甚至传统文化的热流。那时,一批“知青一代的文化人”活跃在中国的文坛、舞台上。北京的话剧舞台上首先上演了话剧《WM》,引起了轰动和争论。后来,我在上海长江剧场看到了上海人艺演出的《WM》。记得当时从视觉和心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文艺作品。
    所谓“WM”,说得是立着的人和倒着的人。《WM》分别以冬、夏、春、秋四章代表1976年、1978年、1981年、1984年四段岁月,以四个季节概括一代知青在寻找人生价值和生存位置中的困惑迷茫、寻觅等待、动荡波折、追求收获的全部历程。以七个知青的命运,着力表现70、80年代青年的心态。剧场里,演员和观众心灵互动,气氛热烈。看到剧中主人公在知青点因不忍饥饿偷鸡摸狗的场面、大伙不管文化底子如何全部复习迎考的场景,我是笑中带泪,心中一阵阵酸楚。
    剧中有一段台词:
    “只有思考的人,才能支撑着大地和天空……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是我们这一代人永久的财富,在呐喊中走向世界。”
    它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苦难和磨练作为一种财富将永远镌刻在知青的人生中。
    我的这首诗,应该说是我写的最大胆也是最具穿透力的一首诗。它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一代青年在时代浪潮激荡和思想观念激烈冲撞的背景下,渴求真理,渴求自由而又畏惧现实的一种矛盾心理。
    “夏天”指的是中国八十年代末的特定环境。
    “舔着红罂粟上的露珠”表现了一种大胆探索的勇敢尝试。
    然而,作者还是束缚于传统观念和现实生活,“即使在青纱帐里,/我也不袒露自己的胸襟。”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还是心有余悸,“偶尔吹过一阵凉风,/偶尔飘落几滴冷雨,/留在心头是颤栗的梦。”
    但时代毕竟变了,“万物焦黄了,/人生成熟了。”青春在燃烧中成熟,这一代人在彷徨中呐喊着走向新时代!
    至此,我在北大荒写的诗歌已全部整理发布完了。这时,如释重负之感后又感有些失落。因为,这是在向一个逝去的时代告别,在向我的青春岁月告别。尽管它带给我那么多苦难和遗憾,但青春毕竟是美好的!
    用电视剧《蹉跎岁月》的主题歌作为结束语吧!
    青春的岁月象条河,
    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
    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
    一支歌,一支执着的歌。
    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
    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执着的歌,
    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
    青春的岁月象条河,
    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