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是农民一年耕作的起步。对农场而言,它更是全部工作的生命所在。
在我们军垦农场,一年耕作小麦、大豆和玉米三大作物,尤其是小麦主要靠天吃饭,每年之春把种子播下去基本上就不管了。所以,播种这个环节就是小麦生长的全部了。小麦播种有三大特点:
一是播种期短。由于东北的春天很短,当如铁板似的大地一开冻,化开的土层达到可耕作的深度了,马上就要把种子播下去。否则,化土层太深对种子生长不利。早不得晚不得,这就对播种的时间要求很高。所以,一开播就要全力以赴,从早上太阳一出土层刚化,拖拉机就轰隆隆地一直干到天黑。
二是技术要求高。农场小麦播种主要靠播种机械,播种机作业的技术要求很高。它有三个环节:(1)播种前。在开春前拖拉机手要抓紧时间,冒着严寒检修机器,然后由技术员带领调节播种机,对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施量都有严格标准,一次次认真调节,不差分毫。(2)播种时。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牵引三台播种机,每台播种机上站立两名机手。拖拉机必须匀速行驶,无特殊故障一般不停车。播种机手必须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排除故障。(3)播种后。刚开始播种的一圈跑下来,技术员要倒出种箱内剩余种子称重,按实际亩数计算出播种量误差及时予以调整。所以,加种子一般在田头,有时也有在田中央的,要保证机箱内种子正好用完就要加种子。否则就要再次检查调整。现在想来,这些技术要求在今天也是不容易的。
三是工作条件差。刚开化的黑土地上,大风裹挟着沙土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机手们戴着风镜、口罩,头上裹着头巾,然而一天下来还是满脸泥灰。送饭来的伙伴都认不出谁是谁了。播种时间紧,吃饭是要换班的。这时吃饭是无法洗手的,因为地里没有水。饿了,也不顾什么脏不脏了,满手化肥农药掺着手汗捏着包子照吃不误。
然而,当年的我们真不知什么是苦,照样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刚进入大地,寒冷的春风迎面吹来,竟会激动起来:“就像老战友多年没见/竟是这般激动,这般喜欢/哈!大地敞开了黑色的胸膛/一下子把我们紧紧抱在怀间。”那时狂啊:“人说你脾气古怪难般配/也怪,我偏爱上了你海一样的风险/我们是不打不相识/斗争锤炼了我们特殊的情感。”那时情真啊:“我鸣笛大笑放声喊/喂!喝饱了雪水,睡够了严寒/醒来吧,快把春风装进怀/咱又要朝潮暮暮相依相伴。”那时我们的朴素思想就是:“来哟!来把信心甩上肩/快哟!快把希望播下田/看那笔直的田垄撑起蓝天/正筑起祖国东北的巨大粮站!”不管现在的年轻人将如何看待我们,当年的我们就是这样对待生活和劳动的。
注:所引诗句出自拙作《播种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