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走、停停、看看 - 姑苏行(二十七)

(2007-11-10 07:01:46)
标签:

旅行/见闻

苏州

人民路

文庙

孔子

碑刻博物馆

古银杏

图片

艺术

铃铛家园

 
姑苏行(二十七):文庙 / 苏州碑刻博物馆
 
  苏州文庙位于人民路45号,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文庙即府学,初称州学,始建于北宋1035年,为范仲淹任知州时以五代吴越钱氏南园旧地创立。范仲淹改革旧制,首创将官学与祭祀孔子的庙堂合为一体的左庙右学新格局,此制后为各地效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毁于兵燹。绍兴十一年(1141年)平江知府梁汝嘉重建。此后到清同治三年(1864年)至七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丁日昌相继重修止,700多年间有碑记、志书可考的重修、拓建达30余次。南宋时屋宇230间。明清时地逾150亩,约合10万平方米。
  清末废除科举,兴办新学后,文庙失于修护,日益衰颓,荒荡芜秽。1949年以后,文庙范围一再缩小,部分建筑陆续被拆。1957年下半年整修大成殿、戟门、两庑及围墙,次年上半年完工后,曾用于筹建苏州地志博物馆。1960年后,又长期被占作厂房、课堂、宿舍、仓库等。1966年起遭严重破坏,庙院面目全非。1978年5月起陆续兴工整修大成殿、棂星门、戟门等,并于1982年开始筹建苏州碑刻博物馆。1985年7月10日,东部大成殿一区先向游人开放。西部明伦堂一区和北部崇圣祠一区经过整修,也于1989年10月起接待观众。
  府学文庙现存面积1.78万平方米,仅为极盛时的1/6,平面布局仍由东庙西学两条轴线并列。东庙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等,西学存泮池、七星池、明伦堂等,主要建筑皆坐北朝南。
  棂星门原为文庙第二道门,曾几经迁徙、改建、重作,现为明成化十年(1474年)遗构,因故于1980年北移300余米。门为六柱三门四壁出头青石牌坊,总面阔25.5米。冲天柱云冠雕饰盘龙,下立抱鼓石夹杆,两中柱高8米,四根边柱高6.86米。柱间有额枋两道,雕行龙、翔凤、仙鹤,并饰有日月牌版和云版。四堵砖壁以九方清石板贴面,呈井字形,中央雕牡丹或葵花图案,四角饰卷草如意纹,上覆瓦脊,下承石须弥座。棂星门石雕浑厚刚建,粗中有细,有明显的明代艺术风格。
  戟门原为文庙第三道门,又称大成门。现有建筑为明化成十年重建,清同治年间重修。硬山造,面阔五间25.5米,进深七檩12.5米。左右接掖门各三间,惟东掖门仅存两间,共十间,通面阔47.8米。明间与左右次安断砌门。台基前踏跺中央置团龙御路。
  大成殿为文庙正殿,北宋时称宣圣殿,经南宋绍兴、元大德、明宣德年间重建改作,现存建筑为成化十年所建,后虽经修葺并有所改动,但结构严谨,用料粗壮,风格古朴庄重,仍不失明代规制,且保存明代旧构尚多。重檐庑殿筒瓦顶,面阔七间计30米,进深13檩计21米,20.5米,台基高约1米。殿柱均施连磉覆盆式石础,廊柱础加状石,上廊柱础和合盆式木鼓墩。下檐用五踩重昂,栌斗后尾出翘一跳,跳头上施三伏云与上昂相交,昂之上端则支于挑杆之下。此挑杆系外侧第二层昂之后尾。此部结构实为合下昂上昂于一处,大成殿梁架结构以上檐斗拱保存古式最多。柱础亦存古制。殿前施月台,横宽24米,纵长19米,三面围以石栏,各砌踏跺,南踏跺中央置团龙御路。
  崇圣祠旧称启圣祠,为祭祀孔子祖先处。始建于明代,现为清同治三年重建。单檐歇山造,面阔五间20米,进深15米。前设两庑、墙门,自成院落。
  泮池和七星池均为明代遗构,四周以青石驳砌。泮池架青石拱式三孔平桥。七星池架七孔砖拱平桥。现泮池尚待整修。
  明伦堂为府学主体建筑,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成德堂旧址,正统二年(1437年)重建为五间二掖,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再建,现存建筑为同治间所建。砖博风硬山顶,面阔七间30米,进深18.7米。
  苏州文庙为范仲淹所创,以“学有教法”和“庙学合一”之制树立楷模,开各州县办学之先河,有“吴学之兴始于文正范公”和“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之说,所以是教育史上的一处值得纪念的地方。
  苏州文庙又曾是一处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历代重修碑记赞誉不绝——“学制之雄丽,池圃之幽邃,尤为江南诸学之冠”,“今日规模益壮天下之言学者莫能过之”,“苏学于天下为第一,有深广巨丽之称”,“吴故以文学称翘楚,而学宫亦巨丽平海内”。
    苏州文庙存碑甚多,宋刻《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四碑已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重修记石刻是府学文庙的历史见证,今存14种,即宋碑1方、元碑2方、明碑5方、清碑6方,其中米有仁等名家撰书的碑尤足珍贵。
    苏州文庙是免费参观的,参观完毕后你可以穿过人民路到对面的“沧浪亭”游玩。文庙离“盘门三景”也不远,步行也就十多分钟的时间。
 
位于“文庙”前的“牌楼”(正面)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位于“文庙”前的“牌楼”(反面),前有“照壁”。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照壁”(反面)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言子传儒”雕塑,在“照壁”前面。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文庙”前的池塘和石桥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戟门”,也叫“大成门”,原为文庙第三道门。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大成门”前的石碑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大成门”,门上挂有“苏州碑刻博物馆”的牌子。
(从门内可以分别看到:“棂星门”、“孔子雕像”及“大成殿”)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棂星门”,原为文庙第二道门,现移到“大成门”的后面。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孔子”雕像及“大成殿”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大成殿”前的石龟,原背上的“石碑”不知去向。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大成殿”前的另一只石龟,原背上的“石碑”不知去向。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大成殿”内的“萬世師表”孔子像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苏州文庙里有几棵古银杏树,它们的名字很有趣,
分别是:三元杏、连理杏、福杏和寿杏。

由三棵树组成,植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距今已628年。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也是植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距今已628年,是最大的一棵。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也是植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距今已628年。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植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距今已828年,四棵中树龄最老的一棵。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

苏州城市不大,道路又不宽,骑着自行车,一天能在苏州转三个来回,
好多景点和私家花园又在小巷小弄中,靠着我的这辆代步车,
在姑苏城内外到处转悠,走走、停停、看看,非常方便,
使我能拍摄到了这么多的精美照片。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

本站将陆续推出“姑苏行”风光系列摄影作品,敬请关注。
走走、停停、看看 <wbr>- <wbr>姑苏行(二十七)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