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里算不上风景名胜,与武夷山的格调也迥然不同,但令人难以忘怀的恰恰是这个古朴而又平凡的村落——兴田镇城村:灰砖白墙的老屋、河卵石铺就的村路、从不闭户的人家、古旧的祠堂、悠闲自得的乡情如古风扑面,惬意而又舒坦。来到这里,恍惚间使人将一见钟情般的迷恋夸张到了极致。
兴田镇城村,位于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二十公里处,于闽越王城遗址北侧,是一座紧挨闽越王城遗址边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走在村里的街面上,仿佛回到了一个悠远的时代。忙忙碌碌的浮躁气息在这里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她的安逸和洒脱。
这是一座以种族作为村名的范例。但是根据考证,目前村内的居民原种族都不是越族人或越人的后裔。而当村落的开基始祖来到这块土地落籍卜居时,显然距闽越王古城废弃的时间不长,对城址的时代和族属有所了解,于是以古城居民的族称作为村名,昭示后代村庄是建在古粤(越)人营建城邑的土地上,是为“古粤城村”,世代相传,直至今日。
现居村内的村民以林、李、赵三姓为主,三姓都是中原的望族。在千余年漫长岁月中,历代城村村民和各地的能工巧匠,共同创造出城村这座融自然美、人工美、社会美于一体的聚落环境,是中国村落环境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明清时代的一个缩影。
崇溪从东南流来,至北部忽然弯折,流向西南,形成了一个锐角。在河边的城村,还有更高更远的闽越王城,都被抱在这个河湾里,三面临水,村周围寨墙四合,有四座大门供居民出入。稍有规模的民居大多是一进式的三合院,古朴的砖雕门楼上高悬堂匾和楹联,屋内不施油漆以保持原木的本色,院中以方砖铺地,朴实却不失庄重。
历史上,城村曾因人多长寿而著名,明万历四十五年(即公元1617年),明神宗就下令为村中的一位百岁老人赵西源立一座百岁坊,这座木构楼坊至今保存完好。
利用周末两天的休息时间,到了武夷山周边地区古村落游览,现将拍摄到的照片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摄影:铃铛)
1、村口全景之一(门楼上书“古粤”两字):
2、村口全景之二:
3、村口全景之三:
4、四朝逸老 百岁坊:
5、陈年古巷街道:
6、古民居:
7、古民居?祠堂?商铺?:
8、古朴的小巷:
9、古名居砖雕门楼:
10、林氏家祠古朴的砖雕门楼:
11、林氏家祠门楼边的砖雕(左):
12、林氏家祠门楼边的砖雕(右):
13、林氏家祠内高悬的堂匾(上书
“进士” 凸字及“林氏家祠”凹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