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自9.11大跌之后,大盘连续两天反弹,特别是周四拉出百点阳线,市场恐慌情绪已经明显缓解,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大盘有望形成新的强势震荡格局。
在上证指数5000点附近,市场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为40倍左右,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达到70%的情况下,这样的市盈率水平并未高估,所以我们坚持认为年内A股市场的合理估值区间在5000-6000点。而5000点作为合理估值空间的下限,如大幅下破则市场将再次出现明显低估的状况,这是大盘在5000点附近获得强劲支撑的最根本原因。
从近期板块和个股热点的变化,我们也能发现价值因素仍然起到主导作用。本轮行情启动之初,金融、地产等一线蓝筹指标股起到领涨作用,经过一轮大涨之后估值优势不再,从8月底开始一线蓝筹指标股进入调整,相对低估的二线蓝筹发力上涨,9月初则进一步扩散为题材股全面活跃,市场风险有所加大,终于引发了9.11的大阴线。但是经过大跌的洗礼,市场热点重新洗牌,煤炭、钢铁等绩优蓝筹成为周四大盘的领涨板块。而金融、地产等一线蓝筹指标股经过充分调整,投资价值也再次显现。比如工行、中行这两只市场最重要的指标股,中报业绩增长都在50%以上,目前动态市盈率25、26倍,估值优势明显,再加上建设银行A股即将开始发行,目前建行H股价格为6.86港元,其A股发行价很可能在6元以上,上市定位价格会明显高于工行、中行,这将有效封杀两大指标股的下跌空间。其它如招商银行、万科等一线蓝筹股经过充分调整,价值因素也都再次显示了支持作用。这些一线指标股的止跌反弹,使得市场难以深幅调整。当然,如果后市大盘继续大涨,并远离5000点区域,价值支撑力度又将再度减弱。
从技术面角度看,30日均线周四已经运行到5010点,正好在5000点整数关口附近,短期30日均线和5000点将对市场构成较为强劲的支撑,股指向下空间有限。而本周的调整也可以看做是大盘突破5000点之后所必须的一次回抽确认过程,周三大盘低点5025点已经非常接近5000点,并且回补了8月24日的跳空缺口,可以说调整的空间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不过从今年以来市场运行的经验看,在3000点和4000点整数关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震荡,这实际上反映出大盘每上一个重要台阶,即使估值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市场各方,不管是投资者还是管理层,对大盘新高度的心理接受却需要时间,那么这一次大盘登上5000点之后,在5000-5500点区域可能同样需要一段震荡和反复的时间。
资金供给仍然充足是短期市场最大的做多理由。8月份市场有2800亿元新增资金的净流入,这些资金8月份平均入场指数成本为4760点,距离5000点仅有5%左右的空间,距离周四收盘也仅有10%的盈利空间。这些新增资金盈利较为有限,有着较强的继续做多盈利冲动。此外,北京银行A股发行冻结资金接近1.9万亿元,再创历史纪录,表明外围资金仍然非常充沛,虽然这批资金通常不会轻易进入二级市场,但是大量资金虎视眈眈令市场难以持续调整,更难以再次出现价值整体被低估的情况。
不过充裕的资金也未必会推动大盘快速上涨,因为投资者不能忽视政策调控的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0亿元特别国债面向社会发行、港股直通车的推进等等,利空效应正在逐步累积,而CPI的持续高增长又使得再次加息随时可能出现。在调控政策多发期,久违的“周末效应”或将再次出现,大盘的上涨也就难以一帆风顺,强势震荡、重心缓慢上移或将成为近期的主要运行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