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山依旧
青山依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99
  • 关注人气:1,0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到刘力教授(一)

(2007-12-16 20:31:18)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刘力教授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未见他之前,已久仰其大名。而昨日聆听了刘教授对教育的阐述,才真正见识他的睿智和幽默。起初并不认识刘教授,在众多的与会成员中我也找不出哪一位像是刘教授,也许他的亲切与慈祥让我们感受不到他的高度。直到他在主持节目时,我还难以置信这便是刘教授。如今我才体会到,越是博学而睿智的人,越是让人难以识别,因为他们已完全把自己放下了,让人不容易分辩出。其实在社会上也是如此,越是居高位的人,越是平易近人的让人感受不到与他们的距离。

 在潘校长的经验介绍之后,刘力教授向与会代表作了交流,他首先拿起手中的纸杯,向与会的代表说:“有哪一所学校会把:‘启迪新思想,追求新发展’,作为教训的。这也许就是启新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吧!”刘教授从启新之名所蕴含的深意为切入口,充分肯定了启新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他没有深奥艰深的道理,他只用质朴而浅显的语言告诉我们:衡量一位校长和一位老师,看是否让学生记得住。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要具有深层的教育智慧,要怀着一种研究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而启新就是这样的学校,是一所真正成功的学校。因为启新并没有办学优势,但却办出了自己的优势。

的确就这一点而论,我也有非常深的感触,在几年前,也听闻当时的百桃中学(启新学校的前称)许多好的学生转入了城镇学校,一部分学生也转到了周边乡镇中学,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当时的流生特别多,很多学生都不愿意读书,学校行将面临着撤并的不利现状。这是几年前我所了解的学校,但是近几年来,学校的声誉越来越好,优势日渐明显,并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正诧异刘教授何以对启新如此了解时,后来才得知,他已不是第一次走进启新了,在去年的西博会上,由于刘教授的推荐,潘校长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教育盛会上作交流。自此,启新学校以及潘校长的名字,在越来越多的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年10月的浙江教育信息报的头版以《潘向明:乡村名师的掌门人》为题,刊登了四千多字的一篇文章,一份省级的教育报刊,花如此的笔墨于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也许这是没有先列的。

谈到启新显然刘教授非常激动,他说:从哲学上谈办学,好的学校不光看现在,还要看历史和未来,而启新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在传承启新精神的同时,学校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他还引用了一位哈佛女校长的话: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变化,它不仅是知识上的变化,而且还要在其他方面的变化。如果学校只关心现在,那么就读不到历史了,如果只关注现在,也读不到未来了,而启新在传承过去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未来。同时,他对潘校长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名师班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造就的,像潘校长在教师以及学生的心灵以及成长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校长还不多。

听着刘教授对学校以及对校长的评价,心中更添了一股动力,这股动力来自于自己置身的环境,我相信一个优良的环境会影响一批人,也会带动一批人。而原本比较懒散的我,也在这个比较敬业爱岗的团队中日渐变得勤劳了。正如刘教授所言,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变”,而我觉得一个人成长的关键也是“变”,我在改变,我在努力,我相信生活因改变而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